送尹少稷贤良还怀玉山

青松在庭槛,乃受众目怜。

念彼岁寒枝,肯争桃李妍。

不如卧涧壑,岁久霜雪前。

尹侯东州英,炯若珠在渊。

避地走南荒,因循留瘴烟。

归来怀玉山,草草屋数椽。

深居绝万虑,读书欲忘年。

偶出到城市,颇厌尘嚣煎。

搜肠出妙语,赠我以长篇。

行潦被注挹,朽木烦彫镌。

纷纷车马间,孰能知子贤。

别归值短晷,肯复更留连。

我老百事废,钝马难加鞭。

清霜粲屋瓦,白云常在天。

怅望子所居,欲去无夤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名为《送尹少稷贤良还怀玉山》。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尹少稷贤良的深情厚谊与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

首先,诗人通过“青松在庭槛”和“念彼岁寒枝”等句子,将尹少稷比作坚韧不拔的青松,强调其在逆境中的坚持与不屈。接着,“不肯争桃李妍”则进一步表明尹少稷不同于世俗的追求,他不为名利所动,不与世俗的繁华争艳,而是坚守自我,保持高洁的品质。

随后,诗人通过“尹侯东州英,炯若珠在渊”来赞美尹少稷的才华与品德如同深藏于深渊的珍珠,虽不显眼,却熠熠生辉。这不仅表现了对尹少稷个人才能的肯定,也暗示了其在社会中的低调与不张扬。

诗中提到尹少稷因避难而流落南荒,后返回家乡,居住在简陋的草屋中,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他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深居绝万虑,读书欲忘年”描述了尹少稷在家中专心致志地读书,仿佛时间在他身上失去了意义,展现了其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而“偶出到城市,颇厌尘嚣煎”则说明即使偶尔涉足尘世,他也感到厌倦,渴望回归宁静的生活。

诗人通过“搜肠出妙语,赠我以长篇”表达了对尹少稷才思敏捷、文笔出众的赞赏。尹少稷的诗歌不仅丰富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也给予了诗人灵感与力量。

最后,“行潦被注挹,朽木烦彫镌”比喻尹少稷的才华如同流水滋润枯木,使平凡的事物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不仅是对尹少稷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影响力的一种象征。

“纷纷车马间,孰能知子贤”表达了诗人对尹少稷在喧嚣尘世中仍能保持高尚品德的敬佩之情。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实属不易。

“别归值短晷,肯复更留连”则表达了诗人对尹少稷即将离开的不舍与遗憾。虽然时间紧迫,但诗人仍然希望尹少稷能稍作停留,共享片刻的欢聚时光。

“我老百事废,钝马难加鞭”反映了诗人年事已高,精力有限,无法给予尹少稷更多的帮助与支持。这既是对尹少稷独立自主能力的肯定,也是对自己力不从心的无奈。

“清霜粲屋瓦,白云常在天”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象征着尹少稷在未来的生活中,无论遭遇何种困难与挑战,都能像清霜覆盖屋瓦一样,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怅望子所居,欲去无夤缘”表达了诗人对尹少稷的深切思念与祝福。尽管相隔遥远,但诗人的心始终与尹少稷相连,希望他能在怀玉山找到心灵的归宿,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尹少稷贤良品德的赞美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生动的比喻与细腻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尹少稷的敬仰与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寄题曾黄州重修睡足斋

云涛际天江北路,郡古人稀春欲暮。

平生想像睡足庵,颇见王杜安身处。

十年兵火庵已坏,草莽连岗穴狐兔。

使君初来席未暖,重就新斋立窗户。

疏疏脩竹带泉石,历历幽光点烟雾。

竹楼月波不寂寞,雪堂东坡复共住。

昔者同遭盗贼扰,今者定蒙神物护。

使君忘言坐搔首,抖擞衣襟脱巾履。

下帘高枕百吏散,一任江头风断渡。

会思王杜与新诗,梦里相逢得奇句。

形式: 古风

重阳前一日作

凉风策策旁江城,道路犹宽远去程。

秋晚情怀常索莫,夜长更漏转分明。

未偿脐腹三年艾,不负膏油二尺檠。

明日黄花一尊酒,苦思亲旧与同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晚

春色忽已晚,悠悠留此心。

深居有闲暇,令节废追寻。

更老愁何在,长贫病亦侵。

一杯聊自劝,不为落花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寒食二绝(其一)

梨花雪白柳深青,也似中原旧驿亭。

犹记往来寒食下,客房无酒卧空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