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香奁八咏(其一)黛眉颦色》描绘了一幅春日山色与女子愁绪交织的画面。首句“春山低压不成妆”,以拟人手法写春山仿佛低垂,难以妆扮,暗示了春天的朦胧美和女子内心的愁绪。次句“捲起珠帘认渺茫”进一步描绘山色的迷离,如同女子轻挽珠帘,遥望远方,心境迷茫。
第三句“鸳翠巧于愁里故”,鸳鸯鸟的翠羽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更为巧妙,似乎懂得在女子的愁苦中增添几分哀婉。第四句“螺青难比画时长”,将女子的黛眉比喻为螺青,强调其颜色之深,暗示了她长久以来的愁思。
接下来两句“从教西子倾吴国,肯使文君老蜀乡”,借西施的美貌引来吴国之祸和卓文君因才色而流落蜀地的故事,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关注,暗示了她即使如西子、文君般才貌出众,也难以逃脱生活的无奈。
最后两句“莫指图中小颦处,恐惊胡马动渔阳”,告诫人们不要轻易指点画卷中的蹙眉女子,以免引起边疆战事,寓言意味浓厚,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期盼和对女子命运的深深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山、女子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女性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