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吕仲善之北平搜访遗事

龙庭返骑如飞烟,真人端拱收中原。

北平图籍载连舸,挂一漏万无完篇。

妖星夜半躔奎宿,山川千载还清淑。

国书不使外廷传,翰林青简空如玉。

监殷监夏思前车,诏起群儒当疾书。

皇家制作贵传信,未许太史征无目。

旧事遗文更搜访,狼籍幽燕藉君往。

五车上送见书成,一代兴亡如指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吕仲善北平搜访历史遗事的情景。首句“龙庭返骑如飞烟”形象地写出吕仲善从宫廷返回北平的急切与轻捷,暗示其使命的重要。接下来,“真人端拱收中原”暗指吕仲善肩负重任,以静待变的姿态准备恢复中原秩序。

“北平图籍载连舸,挂一漏万无完篇”描述了搜寻文献的艰辛,意指文献众多,难以尽数,反映出历史资料的丰富和散落。诗人接着以“妖星夜半躔奎宿,山川千载还清淑”象征历史变迁,希望北平能回归清明。

“国书不使外廷传,翰林青简空如玉”表达了对吕仲善保护国家机密的期待,强调保密的重要性。随后,“监殷监夏思前车,诏起群儒当疾书”引用历史教训,鼓励他借鉴先例,迅速整理文献。

最后两句“五车上送见书成,一代兴亡如指掌”高度赞扬吕仲善的工作成果,认为他的搜访将使历史真相清晰可见,如同在手掌中掌握了一代兴衰的脉络。整首诗赞美了吕仲善的历史责任感和卓越贡献。

收录诗词(152)

赵汸(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星行

八月十五夜未央,中天皓月悬清光。

大星稀少小星没,出门四顾山苍苍。

我生不读甘石书,但见一星明且黄。

今宵不见儿童怪,应随斗柄西山外。

石桥徙倚闻幽香,荷叶团团大如盖。

黄星明夜应复来,清露为酒荷为杯。

举杯漫与黄星寿,自古昆明有劫灰。

形式: 古风

洛阳剑客歌为程景阳作

洛阳古称豪杰窟,奇材剑客尤超忽。

汉家三十六将军,剧孟归来如敌国。

争夸玉贝高拄颐,曼胡短后供儿嬉。

平生耻学一人敌,胸中耿耿谁能知。

功名何必惭廉蔺,排难解纷声愈振。

白头恨不当单于,误身竟坐封侯印。

长安卿相真庸奴,鬼妾鬼马穷欢娱。

一朝万事成瓦裂,金钱果为何人输。

君不见洛阳剑客藏名久,好尽中山千石酒。

精灵变化会有时,莫遣光芒射牛斗。

形式: 古风

登黄山炼丹峰寻昔人隐处

我游黄山当严冬,雪消日暖无天风。

欲求昔人栖隐处,发兴况有高僧同。

危矼侧步目已眩,绝壁下瞰心为忡。

交流二涧泻寒碧,樵牧不来萝径穷。

嵯峨乱石大如屋,蹴踏豺虎登虬龙。

手披灌木出林杪,仰从云际窥奇峰。

中高一柱揭南斗,旁扶两岫森寒松。

文楸万本翠如织,宛宛内蓄何冲融。

仙灵窟宅景象异,岂与下界同污隆。

名姓无传年代远,只有药臼留遗踪。

摩挲考击三叹息,怅不并世来相从。

因怜李白升绝顶,空吟菡萏金芙蓉。

几年戎马暗南国,眼前厌见旌旗红。

脱身长往宿有愿,把茅不用烦人工。

曹阮浮丘应好在,山南山北会相逢。

形式: 古风

壬辰闰三月初三日銈弟归因录其语奉呈楚金诸君子

入门伴母啼,出门闻鹊噪。

握粟卜灵龟,之子归已到。

饥走涉一句,形容尽枯槁。

闾里共歔欷,且慰慈闱老。

问答惮语烦,客满始相告。

群寇窥无人,鼠穴穷剽盗。

承平宿将死,战守自颠倒。

九江咽喉地,戎卒何草草。

宜春坐不救,吾土敢相保。

惟当学义旂,戮力事诛讨。

贼众乱且嚣,一举秋叶扫。

庐陵忠节邦,足以正穷昊。

郁郁英雄姿,封侯何足道。

惟我最迂懒,闻之展怀抱。

振衣舞龙泉,请作三军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