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雨饮伯英池馆

山城重午遭阴晦,谢氏池亭亦自堪。

野色映来歌舞好,炎威消去酒肴甘。

手中菖屑随杯泛,头上榴花带雨篸。

且尽主人留客兴,明年谁北复谁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韦骧在山城中度过端午节时的雨中宴饮情景。首句“山城重午遭阴晦”点明了地点和时间,端午节的雨天给原本热闹的节日增添了几分清冷的氛围。接着,“谢氏池亭亦自堪”一句,借用了典故,暗示此处环境优美,足以让人忘却雨天的不快。

“野色映来歌舞好,炎威消去酒肴甘”两句,通过视觉和味觉的双重感受,展现了宴会的欢乐与舒适。雨中的景色与歌舞相映成趣,炎热的天气被清凉的酒肴所缓解,营造出一种惬意的氛围。

“手中菖屑随杯泛,头上榴花带雨篸”则进一步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元素。菖蒲与榴花是端午节常见的装饰品,诗人将它们融入宴会之中,既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最后,“且尽主人留客兴,明年谁北复谁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聚会的珍惜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在享受当下相聚之乐的同时,也不禁思考着未来的变数,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眼前的美好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端午节雨中宴饮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对于生活琐事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思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送王学士赴京东漕

重寄属名卿,除书拜宠荣。

山东移使节,天上动星明。

经画几三载,恩威尽列城。

询求皆疾苦,课入自丰盈。

酣宴咍无取,焦心悯未宏。

孟阳魂已愧,刘晏誉还轻。

报国胸襟壮,纾民术学精。

休风鼓群吏,高论满诸生。

讵奋身干进,难排翼传声。

褒功形圣诏,易地近王京。

持节将新命,遮车见众诚。

拳拳思远托,冉冉即修程。

风飏旌旗活,云收鼓吹清。

山川开爽气,草木有馀情。

行健途疑促,吟豪思欲倾。

越吴钧慕恋,齐鲁乐奔迎。

万里宣材力,中朝倚办营。

佥谐犹有待,舆议岂能平。

器尚虚兼济,谋终赞仰成。

宸衷方外藉,安可忆登瀛。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晓出候按察

未晓驱车出,炎蒸畏日高。

苍茫侵雾气,隐约听鸡号。

流滞还尸禄,奔驰敢叹劳。

苦吟随处有,未始废陶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自和

将旦云天惨,前瞻使旆高。

田翁持火走,山鸟向人号。

自哂折腰久,谁怜负弩劳。

解从归去乐,空愧不如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偶作

纱巾疏爽葛衣宽,簿领无多笑傲间。

黄卷仰持眠昼榻,白云斜敛见晴山。

风荷泻露池声激,烟柳藏蝉野趣閒。

日月淹留非不幸,柅车休叹未西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