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上舍必得大学解试

南国去天远,行程勿滞留。

试期催负笈,战决胜焚舟。

澹墨题金榜,英声起璧流。

旦评期望久,著力在毫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南方的路程遥不可及,旅行时切勿拖延逗留。
考试的期限逼近,如同催促着背着书箱前行,决心如决战般全力以赴。
淡墨书写在金色榜单上,杰出的声音如同美玉般流传开来。
朝夕期盼的评价即将来临,关键就落在那笔尖的一点力量上。

注释

南国:指南方地区。
滞留:停留不前。
试期:考试的日期。
负笈:背着书箱求学。
焚舟:比喻破釜沉舟的决心。
澹墨:淡色的墨水。
金榜: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单。
英声:杰出的声誉。
璧流:比喻声誉流传。
旦评:早晨的评价,通常指考试成绩。
毫头:笔尖,比喻细微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所作,名为《送梁上舍必得大学解试》。诗中表达了对被送别之人的鼓励与期望,以及对其未来学业成功的信心。

“南国去天远,行程勿滞留。”这两句描绘出赴考生所要跨越的远大路途,告诫他不要停留,意味着前方是光明的未来,只有不断前进才能达到目标。

“试期催负笈,战决胜焚舟。”这里比喻考试如同战争,每一次笔试都像是背负重担,但又必须勇往直前,即使牺牲一切(如同焚毁渡船)也要确保取得最后的胜利。

“澹墨题金榜,英声起璧流。”这两句描写的是考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其名字刻录于金字榜上,其英才之名传颂后世,如同璧玉一般珍贵。

“旦评期望久,著力在毫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考生的评价与期待,他希望这位赴考者能够长久保持其学业上的努力和成就,每一点小进步都是成功的基石。

收录诗词(200)

李昴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梁伯隆归丹谷旧隐

昔人入山访隐君,每恨见山不见人。

子持画图走踆踆,人虽可即山非真。

自言谷中万修筠,泉鸣琮琤石嶙峋。

谁甘混迹麋鹿群,雅意远游阔见闻。

飞筇遂过南海濒,翻海一洗征衣尘。

东望绝域天无垠,药洲风月蒲涧云。

间出奇语颇自珍,奚囊十袭而三熏。

槿花猩血荔锦纹,何如故圃桃李春。

江湖社友杯十分,何如族聚情话亲。

行路之难多酸辛,还家火急埋车轮。

拂拭矶苔开径榛,畹兰篱菊庭古椿。

赠篇满箧不疗贫,几人炼药能轻身。

本分荷锄驱犊西畴耘,武夷山下击壤为尧民。

形式: 古风

送魁星与李子先

金斗高跳鬼状狞,世传此像是魁星。

祥光闪烁开先兆,助子秋闱笔砚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重九日游南山峡觉海寺

恰重阳日到南山,小摘黄花供绿樽。

钟叩一声萧寺晚,移舟载月过前湾。

形式: 七言绝句

重九游郁孤台和座客韵

座上多俊人,奇掘角拔犀。

追风飙馆游,鼍鸣玉龙嘶。

夕阳催归鞭,更酌樽重携。

怀开钩钩帘,语合印印泥。

似与花神期,拈出糕字题。

壮哉千尺台,虎踞谯之西。

枰中十万家,一目城市低。

乘风巾可桥,取月箸可梯。

豪气压崆峒,双月照虹溪。

响山慨怀古,妙句吾家鸡。

邦人趁遨头,壶榼山之蹊。

最喜秋事成,千亩黄云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