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对酌

花间人面是谁家,何似才华对物华。

百五时应来合醉,三千宾客不须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有客对酌》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位朋友在花间对酌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首句“花间人面是谁家”,以问句形式开篇,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引人入胜的氛围。花间,不仅指自然界的花卉,也象征着美好的环境和高雅的聚会场所;“人面”则暗喻了聚会中的主人或主人之友,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这一句既勾勒出场景的美丽,又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想要探寻背后的故事。

第二句“何似才华对物华”,将话题转向了人物的才华与自然美景的对比。这里的“物华”指的是自然界的美好事物,如花、月、山水等。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人的赞赏,同时也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共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

接下来,“百五时应来合醉”,“百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数方式,这里可能是指特定的日子或场合。这句话暗示了聚会的时间选择,选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美酒佳肴,畅谈欢笑,达到一种忘却尘世烦恼的境界。“合醉”二字,不仅描绘了饮酒的欢乐场面,更体现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快乐。

最后一句“三千宾客不须誇”,似乎是对前文提到的“百五时应来合醉”的补充。三千宾客,虽是夸张之语,但表达了聚会规模之大,参与者众多。然而,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盛况并不需要过分夸耀,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聚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的契合。这句诗传达了一种朴素而真挚的生活态度,即在享受物质丰富的同时,更应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情感。

整体而言,《有客对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与生活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西归亭

衣法传来几度春,少林堂上悄无闻。

两忘养就空兼色,独步西归一片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欧冶池

人随梦电几回见,剑逐云雷何处寻。

惟有越山池尚在,夜来明月古犹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送陈季甫

閒于孤鹤淡于秋,纵落忙中亦自由。

受道已知君有质,感人深处急回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邓元孚(其一)

京尘随暑远,洛水得秋多。

爽气乘归兴,孤舟看一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