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陈渊的《钱清过堰》,描绘了钱清过堰时的壮观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力量的雄伟与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无奈与坚韧。
首句“小风吹树寒流止”,以轻柔的风和静止的水流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始觉西江潮正起”一句,突然转折,揭示了平静表面下的汹涌暗流,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巨大变化。
“须臾倒卷縠纹来,已没岸痕犹未已。”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潮水翻滚而来,波纹迅速蔓延直至淹没岸边痕迹的场景,展现了潮水的猛烈与不可阻挡。随后,“江流自下河自高,逆上更堪行罔水。”则进一步强调了河流的自然流动规律,以及逆流而上的艰难与挑战。
“九牛回首竹索细,十丈沙泥拒舟底。”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船只在逆流中挣扎的情景,九头牛都无法拉动细绳,十丈深的沙泥阻挡了船底,凸显了自然力的强大与人类行动的局限性。
“舟师绝叫鼙鼓喧,观者骈肩汗如洗。”描绘了人们面对这一壮丽景象时的震撼与紧张,舟师的惊呼与鼓声,以及围观者的汗水,都体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团结与勇气。
“未经破碎亦偶然,得造涟漪真幸尔。”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偶然性和人类行动的幸运的思考,即使没有造成破坏,也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涟漪的形成是幸运的象征。
最后,“世间何事非人力,计久终须倚天理。”指出世间万物并非完全由人力所决定,长期来看,一切都要依靠天理,即自然法则的支配。
“他年我欲治河源,要使黄流贯清泚。”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治理河流的决心,希望改变现状,让黄河的水流变得清澈。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钱清过堰的壮观景象,还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人类面对困难的坚韧以及对未来改变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思和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