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馀里五年遥,两地同为断梗飘。
纵有逢迎皆气尽,不当离别亦魂销。
经过燕市仍吴市,相送皋桥又板桥。
愁绝驮铃催去急,白门烟柳晚萧萧。
不详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毡帐如云甲光黑,饮马完颜至江北。
六州连弃两淮墟,半壁江东死灰色。
雍公仓卒来犒师,零星三五残兵随。
勤王一呼草间集,督军不来来亦迟。
万八千人同一泣,卓然大阵如山立。
海陵走死贼臣诛,顺昌以来无此捷。
降旗斫倒十丈长,六飞安稳回建康。
此时长驱有八可,以笏画地言琅琅。
不可与言言不必,肯复中原岂今日。
五路烽烟百战平,三巴门户崇朝失。
即今青史尚馀悲,即今战处留荒祠。
寒芦半没杨林口,白浪犹冲采石矶。
江淮制置亦人杰,下流观望何无策。
再造居然赖此人,不是儒生敢轻敌。
肃爽须眉一代雄,谁令遗骨老蚕丛。
招魂纵有归来日,应在吴山第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