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句送以道既辱和答而夏传圣诗亦用此韵以道复和一篇篇末颇及少逸与不肖因再赋此传圣姻家书问必数或可达以道

癯儒缓趋走,不堪备游徼。

古心乏妩媚,亦莫齿优笑。

十年营负郭,毕愿了租调。

诗书祝儿辈,风味久必肖。

文穷觅退之,钱癖减和峤。

此计堕渺茫,浪出岂炫耀。

官供取无耻,几不类椎剽。

退食独委蛇,顾欲辈周召。

谁论玄尚白,端觉壮非少。

缅怀千载人,有道混屠钓。

风云随阔步,功业付长啸。

事成有辞爵,缘断或遗照。

飞潜无必同,出处信俱妙。

肯以牛衣泣,求因狗监召。

竟知貂尾短,何益鸢肩峭。

士初如大刀,天高看拔鞘。

提携龙雀环,胆破勒与曜。

断蛟剸犀兕,左右随所诏。

用舍要有时,遽欲帝阍叫。

沾襟岂终悔,失马勿前吊。

龟宁行曳泥,牺怯牵荐庙。

但逃明火灼,讵厌短刍噍。

固穷而山立,吾侪当勉劭。

无祸福莫长,安用绿章醮。

我今百念灰,内热息心烧。

来亲晁氏贤,不住头忽掉。

淋淫雨十日,坐恐行囊漂。

新篇寄邺城,钟磬逼耳窍。

舂撞到彭夏,馀子敢轻谯。

是公天机深,世故成错料。

良医百遇毒,彼已病俱疗。

渊明寓托远,捉扇赞荷蓧。

吾将急捕逐,八表写长眺。

迟暮傥同归,升斗何足要。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安中创作,名为《长句送以道既辱和答而夏传圣诗亦用此韵以道复和一篇篇末颇及少逸与不肖因再赋此传圣姻家书问必数或可达以道》。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位“癯儒”形象,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自我画像,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古心”与“妩媚”、“优笑”,表达了自己对传统美德的坚守与对世俗风华的不屑。

随后,诗人回顾了自己十年间为生活奔波的经历,表达了对家庭、子女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文学、金钱的追求与放弃。通过“文穷觅退之,钱癖减和峤”的诗句,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和士大夫生活的向往与反思。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探讨了官场的复杂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冲突,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人格的渴望。通过“官供取无耻,几不类椎剽”的描述,揭示了官场的腐败与残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最后,诗人以“士初如大刀,天高看拔鞘”等诗句,表达了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友情、亲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探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95)

王安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永终还京师北岳王某以送晁以道韵作诗赠行某外大父贤良裴公实为邯郸公行状契义良厚故见之篇首

外家东眷裴,典学不观徼。

初来接诸彦,半发士龙笑。

贤科两过阁,万字出戏调。

尽记十二题,博洽古人肖。

亡书问安世,多识数华峤。

刘蕡廷策讦,罢去终弗耀。

纵横五车读,未捷一律剽。

生涯日萧索,更甚东陵召。

当时邯郸公,似是洛阳少。

文润淮南草,诗赓苑中钓。

殿庐忽厌直,郡閤或坐啸。

相从宾客老,莫逆肝胆照。

严诗见杜集,殆极天下妙。

鵩来蒲州坐,永隔宣室召。

门生状董晋,寒笔信雄峭。

岂惭吴季札,墓剑挂遗鞘。

嗟予乃裴出,母贤如德耀。

授予其父书,勉使起应诏。

此文载编末,疾读快欲叫。

耆旧成鬼录,零落真可吊。

但闻康靖第,万物閟家庙。

子孙同蠹鱼,奇字饱咀噍。

始予识京掾,已叹才业劭。

叔兮秉周礼,庄若客位醮。

官闲恣讨论,灯火亲夜烧。

固疑言语工,未睹寸管掉。

高篇晚发伏,疲兵血争漂。

予拔中山毛,载颖从八窍。

携持托抱关,免以不敏谯。

规容曹参随,敌敢杨雄料。

宁忧无肉瘦,政恐俗难疗。

冥搜废曹务,招隐慕芸蓧。

子行择所向,山水足观晀。

慎勿厌家鸡,造请历权要。

形式: 古风

定武赠晁以道

北山立雄秀,西山俨来奔。

棱层上云雨,秘邃错朝昏。

风霆倏号怒,势欲立厚坤。

兹惟神灵宅,可但人物繁。

嵩阳擅月旦,问山等龙门。

谓我山之英,重以仁者言。

丈人盖代手,脱口千载存。

莼羹与羊酪,不复疑戏论。

向来无极神,解与君争尊。

堂堂甄孟成,版籍见诸孙。

如何置不问,远借寒谷暄。

我行傍乡梓,念此永弗谖。

逢人试语似,喜色凌朝暾。

问公谁辈行,故侯苏季昆。

故侯遗妙墨,砻山龛山轩。

亦有好事人,醉帖收蜿蜒。

神明坐还观,声泪已复吞。

公能破纸尾,师友道弥敦。

要当藏名山,仍意作九原。

续弦煎麟角,并洗万古冤。

形式: 古风

颜持约为范师厚作孔明坐啸图十大比丘象观者以为聱讹不可不下一句

穷颜妙画今虎头,忽以武侯为范侯。

他日却写十比丘,下笔不数僧贯休。

作佛作相三昧游,在江在海两浮沤。

丈夫心机入法流,到处还渠第一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寄谢任伯

盛乐宫前紫府君,开花流水不知春。

悠悠永叹坐石室,自有此山无此人。

我来婆娑弄明月,松声草色俱清新。

列仙元癯不佞佛,却语小谢求纶巾。

明经使者风生在,文字政须君等辈。

雁门雁美亦思归,讲肄还当寻马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