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楼吹笛图送张叔虎归吴淞

云安山楼夜吹笛,江上潮平送行客。

三巴一夜秋已生,江船欲开闻笛声。

笛声呜咽楼头起,月明吹落巴江水。

谁是吴淞张季鹰,莼鲈归思秋风里。

阑干百折穿鸟巢,脚下飒飒闻江涛。

出峡还愁夜猿急,举头惟见苍崖高。

舟人催客前滩住,酒醒梦觉知何处。

篷影全遮硖口烟,橹声犹绕楼前树。

今夜山楼送客归,几时吹笛故园扉。

他乡莫忘茱萸酒,只待江南白雁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钱杜的《山楼吹笛图送张叔虎归吴淞》描绘了一幅夜晚山楼笛声送别的画面。首句“云安山楼夜吹笛”点出地点和时间,夜晚的山楼上,笛声悠扬。次句“江上潮平送行客”则写出笛声所为何来,是为送别友人。

“三巴一夜秋已生”暗示季节转换,秋意渐浓,而“江船欲开闻笛声”进一步渲染离别氛围。接下来,“笛声呜咽楼头起,月明吹落巴江水”通过笛声的呜咽和月光洒落江面,营造出凄凉而深情的意境。

“谁是吴淞张季鹰,莼鲈归思秋风里”引用典故,将友人的归乡之情比作张翰的莼鲈之思,表达了对他的深深祝愿。接下来的诗句“阑干百折穿鸟巢,脚下飒飒闻江涛”描绘了山楼周边环境,曲折的栏杆、江涛声,都增添了离别的感伤。

“出峡还愁夜猿急,举头惟见苍崖高”写友人即将出峡,担忧夜晚的猿啼和险峻的山崖,寓含了旅途的艰险。最后两句“舟人催客前滩住,酒醒梦觉知何处”描绘了离别后的迷茫,以及诗人对友人未来的关切。

结尾处,“今夜山楼送客归,几时吹笛故园扉”再次回到送别的主题,表达对故园的怀念和对重逢的期待。“他乡莫忘茱萸酒,只待江南白雁飞”则是叮嘱友人在他乡也不要忘记家乡的习俗,等待着江南的白雁带来他们重逢的信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笛声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离愁,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22)

钱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滇中黑龙潭有古梅两株唐时物也未谷为设阑楯索余图永之于石

疏香拂拂吹面来,黑龙潭上梅花开。

紫云吹影落波底,碧琉璃浸红玫瑰。

寻山惯骑款段马,叩门不许奚童催。

道人揖客山院静,风炉茶沸喧殷雷。

老干盘空见须发,苍鳞卧地栖莓苔。

蛰龙一睡不复醒,铁笛吹破云千堆。

谁人手携入灵境,传闻天宝当时栽。

千年劫火烧不死,支离孕结丹砂胎。

人生安得如汝寿,古佛含笑天公猜。

老夫十日面青壁,放笔自喜无纤埃。

山空杳冥天籁绝,枝底只有山禽陪。

夕阳倒射殿角赤,花光人影相徘徊。

鹤声送客入城去,衣上染得朱霞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仿范宽关门飞雪图送李子愿之辽左

毳帐紫明驼,蒲桃玉叵罗。

西风吹落叶,飞满大凌河。

大凌河头啼早鸦,锦州城里弹琵琶。

琵琶弦涩冻不响,松山杏山雪一丈。

送君走马深雪中,白狐战裙乌角弓。

马毛旋空风怒吼,冰底髑髅随马走。

东望沈阳城,梦见居庸关。

春风有时来,征客何时还。

君不见,出关枯草黄入天,密云道上抛榆钱。

形式: 古风

月林草堂图(其一)

青天明月不可招,飞入君家草堂里。

檐前一道秋河明,万树寒声落窗几。

村南村北人悄然,细路确荦穿溪田。

白鹇引客入烟竹,拄杖敲门月中宿。

形式: 古风

月林草堂图(其二)

一丛两丛山桂花,三点两点秋星斜。

水禽争宿触溪簖,野碓激水翻风车。

主人留客镫下语,诉说从前乱离苦。

夜阑幽咽不成声,一院秋虫落如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