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其五)

不是江南载酒游。偶然吹笛向蘋洲。

此时鸥梦淡于秋。

风色剪来三两桨,月魂飘满一重楼。

远山无语对人愁。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诗人易顺鼎所作的《浣溪纱》系列中的第五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边的闲适画面,但又蕴含着淡淡的离愁。

首句“不是江南载酒游”,以否定江南游历的常态起笔,暗示了诗人此刻并非在轻松的游玩之中,而是有别样的心情。接着,“偶然吹笛向蘋洲”描绘了诗人偶然吹笛的情景,蘋洲是水边长满浮萍的地方,笛声在静谧的洲头回荡,更显孤独与寂寥。

“此时鸥梦淡于秋”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鸥鸟的梦境都显得比秋天还要清淡,暗喻诗人的心境空灵而落寞。下一句“风色剪来三两桨”,运用拟人手法,写风似乎在轻轻划动船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月魂飘满一重楼”描绘了月光洒满楼阁的画面,月魂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它飘荡在楼上,渲染出一种孤寂和思乡之情。最后一句“远山无语对人愁”,以远山的沉默无声,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愁绪,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淡淡的忧郁和远方的思念,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其六)

碧尽湘天古恨多。万重明月万重波。

湘花颜色似湘娥。

桃叶江空愁读曲,竹枝调若畏闻歌。

湘人情性奈秋何。

形式:

浣溪纱(其七)

断尽湘流九曲肠。漫同月子话凄凉。

输他照影又成双。

一绿迷离杨柳岸,千红飘泊藕丝乡。

和烟和雨画潇湘。

形式:

浣溪纱(其八)

水落空湾欲剑沙。里湖风色暝鱼叉。

鹭鹚飞上白蘋花。

浦口南云浓送雁,渡头西日淡留鸦。

秋光占住钓人家。

形式:

浣溪纱(其九)

猎猎船旗忽倒吹。断风声里立多时。

单衫凉透没人知。

镫影惨红山鬼屋,声声寒绿水仙祠。

一江如梦怕寻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