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滩水禽图

清霜乍落边风高,鸿雁南征吹羽毛。

长天飞尽楚江晚,冲烟几点投衡皋。

山骨孤奇水痕落,晴沙一片平如削。

虞机良少菰米多,任尔从容饮还啄。

饮啄知谁伴寂寥,黄芦白苇声萧萧。

危梢半折蘸寒碧,雪花不向波间消。

收拾秋容入毫素,应使弋人何所慕。

夜月西楼过数行,秪恐随群破汀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倪谦的《芦滩水禽图》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江边景象。首句“清霜乍落边风高,鸿雁南征吹羽毛”,通过清霜和高风渲染出季节的转换,展现了大雁南飞的壮丽画面。接着,“长天飞尽楚江晚,冲烟几点投衡皋”描绘了大雁在黄昏时分穿越江面,朝着衡山方向归巢的情景。

诗人进一步刻画环境,“山骨孤奇水痕落,晴沙一片平如削”,运用比喻,形容山势奇特,沙滩如刀削般平整。然后,他将视线转向水禽,“虞机良少菰米多,任尔从容饮还啄”,暗示了水禽们在丰富的环境中悠闲觅食。

“饮啄知谁伴寂寥,黄芦白苇声萧萧”描绘了水禽们在芦苇丛中的孤独与宁静,以及风吹过芦苇发出的萧瑟声音。接下来,“危梢半折蘸寒碧,雪花不向波间消”描绘了树枝在寒气中弯曲,雪花飘落却未被江面融化,增添了画面的冷寂感。

最后两句,“收拾秋容入毫素,应使弋人何所慕”,诗人感慨画家能捕捉到这秋日景色,使之跃然纸上,令猎鸟之人也生出羡慕之情。而“夜月西楼过数行,秪恐随群破汀雾”则以月光下的画面收尾,担心水禽们融入夜色,消失在雾气中,留给观者无尽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芦滩水禽图,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季节之变,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收录诗词(560)

倪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舜耕山水为缪行人朴题

烟岚万壑吐复吞,雨过汎涨溪流浑。

野桥山店夜初晓,杳霭不辨东西村。

嘉树苍苍迷近远,白云滚滚银涛捲。

苔封古道阒无人,未放曦轮上孤巘。

舜耕王翁八十馀,眼明能看细字书。

醉挥老笔元气俱,风景似是图匡庐。

多君长才擅专对,好山览遍芙蓉翠。

看画駪駪忆晓行,诗成正揽皇华辔。

形式: 古风

江村晚景图为赵汝宏题

建炎六龙飞渡江,江南有水分天潢。

王孙脱驾向何许,风景独怜闽海傍。

东列二老峰,南峙五马山,凤凰胡蝶相萦环。

金鳌突兀翠釜覆,文笔立扫云烟间。

王孙来此耽幽独,深入江村结萝屋。

扁舟一叶傍渔矶,醉里浩歌山水绿。

日落不归去,曲肱篷底眠,丝网高晒芦花边。

西风欲下海鸥渚,明月正堕蛟龙渊。

王孙已逐江流去,今见云仍玉堂署。

百年世德动遐思,毫端写出沧洲趣。

玉堂老仙来索诗,诗拙不似斯图奇。

多君自是神明后,文献风流知在兹。

形式: 古风

题竹林图

往年京城少脩竹,好事移植今颇多。

我屋庭前四五个,鲜飙披拂青婆娑。

爱此浑如水苍玉,坐对清标良不俗。

倚阑吟赏趣无穷,洗尽胸襟尘万斛。

紫芝山人人品高,风雨落笔声潇潇。

渭川千亩箨龙骨,并刀剪入蛟人绡。

初疑帝子云中下,葆盖霓旌翠堪把。

复疑流水漱云根,中隐徂徕逸游者。

山人山人尔多才,今我一见心眼开。

此境人间在何处,便欲蹑屐凌苍苔。

洞箫石上吹一曲,月明定引鸾皇来。

君不见萧郎惯貌湘浦秋,后来独步文湖州。

近代商集贤,更数柯丹丘。

意匠经营斡天巧,却羡妙墨追前脩。

太史知从何处得,挂向虚堂净如拭。

不须买地费栽培,置身常在筼筜侧。

竹兮竹兮岁晚节愈坚,先生之德亦复然。

武公化去已千载,为尔重歌淇澳篇,呜呼为尔重歌淇澳篇。

形式: 古风

山水画为祝给事题

连峰起伏如蟠龙,幽壑下浸冯夷宫。

溪深水远足鱼鳖,时有孤舟垂钓翁。

人家几簇依林薄,共食溪鲜有真乐。

黄鸟啼残碧树枝,白云锁断青山脚。

篯铿之孙写作图,笔法不让方方壶。

当时清隐宛在目,万朵芙蓉浮太湖。

我亦有居环水竹,西风吹老千竿玉。

披图日夜忆江南,梦绕溪头旧茅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