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嘲李珣》是唐代诗人尹鹗所作,通过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李珣学习文章行为的评价。
首句“异域从来不乱常”,意为在不同的地域中,人们的行为和习惯不会混乱,暗含对李珣学习文章行为的不认同。接着,“李波斯强学文章”一句,直接点名了对象李珣,并指出他努力学习文章,但这种努力可能并不被理解或接受。
“假饶折得东堂桂”中的“东堂桂”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象征高中状元的意象,这里比喻李珣如果能够取得文坛上的成就。然而,“胡臭熏来也不香”则以夸张的手法,强调即使李珣取得了这样的成就,也难以改变他人对他的看法或评价,暗示其努力可能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或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幽默而辛辣的语言,对李珣的学习行为进行了讽刺,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外来文化或不同背景人士接纳程度的微妙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