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陆铨对罗峰的挽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罗峰的评价与感慨。
首联“长鬣东瓯一竖儒,片言误主擅黄枢”,以“竖儒”轻蔑地称呼罗峰,暗示其地位低下,却因一句建议导致君主误国,掌控了重要的权力中枢,讽刺意味浓厚。
颔联“气凌七贵犹馀鸷,颐使千官尽若驽”,进一步描绘罗峰的傲慢与权势,他虽不如七贵那样显赫,但气焰嚣张,让众多官员如同无能的马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罗峰的专横与不羁。
颈联“此后正人方贴席,从前同党几张弧”,转折指出在罗峰之后,正直之士才得以坐稳高位,而他之前的同党则如箭矢般消失,暗含对罗峰及其同伙的贬斥。
尾联“笑君十载为公相,不得徐生一束刍”,以幽默的口吻讽刺罗峰,即使他担任十年的公卿,却连给徐生准备一束草料的机会都没有,将罗峰的权势与无能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罗峰的嘲讽与不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峰的讽刺与批判,反映了作者对于政治人物行为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