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桢伯杨肖韩林开先序岭南稿予甚愧焉赋此答之

两载狂歌越水滨,唾壶几缺醉时闻。

竹枝自适巴人调,薤简何当卜氏文。

已笑千金酬敝帚,只因什袭伴名熏。

于今欲勒磨兜记,侧理毛生取次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名为《欧桢伯杨肖韩林开先序岭南稿予甚愧焉赋此答之》。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敬意与自我谦逊的态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首联“两载狂歌越水滨,唾壶几缺醉时闻”,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水边狂歌畅饮的情景,以“唾壶几缺”形象地表现了饮酒豪放至极的状态,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洒脱。

颔联“竹枝自适巴人调,薤简何当卜氏文”,运用了典故,竹枝代表了民间音乐,巴人调则是指巴蜀地区的民歌,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民间艺术的喜爱和尊重;“薤简”和“卜氏文”则可能是指古代的文献或记录方式,暗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颈联“已笑千金酬敝帚,只因什袭伴名熏”,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千金”与“敝帚”、“名熏”与“什袭”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不同看法,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熏陶,而非外在的财富或名声。

尾联“于今欲勒磨兜记,侧理毛生取次焚”,“磨兜记”可能是指一种记录或纪念的方式,这里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下自己的印记,但又以“取次焚”来表达对这种行为的自我反思和谦逊态度,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创作目的的深入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艺术、文化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谦逊、内省的人生态度,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大京兆朱秉器书至五羊

涂山锦里几留连,一隔风烟十二年。

秋水忽浮双鲤下,春云不散五羊前。

新恩日听明廷履,旧曲难忘蜀国弦。

鲸海茫茫南斗外,欲陪凤诏恨无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辛卯岁予当入贺李景渠拟同行治装已久且约途中传炼化之术一日昼梦得句云红日绿云何处堕青天紫气忽然飞觉以语李李云紫气忽飞正是吾二人行兆尔既而李不果行始知其解因足成之

春风早制碧油衣,拟结仙裳谒帝畿。

红日绿云垂欲下,青天紫气忽然飞。

关门令尹空相候,缑岭仙人未共归。

但得刀圭传要眇,不妨千里接容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四月十一日诸僚长饯海珠留别

一骑晨驱向九天,三城冠盖驻征鞭。

金门未献冈陵颂,珠海先开玳瑁筵。

解赠双钩光射日,坐怜万舞夜如年。

王程友谊俱堪恋,唱罢骊驹思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乡大夫郊饯赠诗盈箧因次前韵

垂柳飞花媚远天,如云车从宠行鞭。

愧无一字陈金镜,虚辱群公肆绮筵。

满把珠玑应不夜,欲酬琼玖是何年。

明朝短舸浈川上,回首珠江倍黯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