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春日偶忆江乡风景,寄东湖故人

双燕。相见。雨霏霏。茆店清溪酒旗。

玉壶买春花片飞。柳丝。似人金缕衣。

闰年较觉清明晚。东风软。做弄梨云懒。板桥斜。

芳援遮。谁家。粉墙山杏花。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水乡的画面。"双燕相见雨霏霏",以燕子的双飞开头,营造出春雨绵绵的氛围。"茆店清溪酒旗",茅草小店旁,溪流潺潺,酒旗飘扬,显示出乡村的宁静与市井生活气息。"玉壶买春花片飞",诗人提壶买酒,欣赏着花瓣随风飘舞,春意盎然。

"柳丝似人金缕衣",运用比喻,将柳条比作女子的金线衣,形象地描绘出春天柳树的柔美。"闰年较觉清明晚",闰年的延长使得春天的脚步似乎更为迟缓,增添了时光流转的意味。"东风软,做弄梨云懒",东风轻轻吹过,如丝如绸,慵懒地吹动着梨花,展现了春日的慵懒和娇媚。

"板桥斜,芳援遮",描绘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板桥斜斜,花香四溢,遮掩在绿意之中。最后"谁家粉墙山杏花"以问句收尾,引发读者对那隐藏在粉墙后的山杏花的遐想,留给人以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最高楼.晚至玉带桥行散,倚栏照水,悢然有怀

丁字水,渺渺下前溪。芳树外,断虹垂。

青山尽在栏杆北,柳花吹度女墙西。

悄无言,溪上思,有谁知。

残照里、单衣闲伫立,剪不断、天涯芳草碧,临曲岸,俯清漪。

风前曾记人如玉,镜中已是鬓成丝。

洗尘容,归旧隐,是何时。

形式:

高阳台

栏楯栖香,园林换叶,忺人薄暖轻阴。

熟到青梅,晚来润逼吴襟。

相逢苦说江南好,写青山、酷似家林。

甚情怀、走马章台,长是愁侵。

近来心力抛何处,在需头墨牒,押尾红钤。

花管摧残,金荃旧句谁寻。

桃笙重听当年雨,怕萧萧、潘鬓难禁。

且今宵、起傍灯花,浅醉闲吟。

形式:

离别难

绣户乳燕依依。玉人赠我将离。

海棠风里住,柳花香里去。昨宵银烛泪、替人垂。

朝雨浥,红鹃泣,殷勤相送碧油归。楼上立,车声急。

魂乍销,情如远水迢迢。野店罗衾薄,粉槛灯花落。

同不睡、度今宵。苔阶碧,弓鞋迹。相思一夜发红蕉。

形式:

莺啼序

春明梦痕渐远,怅流光电逝。

写心素、多在瑶笺,忍教花叶轻弃。

探怀袖、芳香未灭,书中历历开元事。

怕珍珠,密字经年,化为红泪。

十载京华,夜雨剪韭,度东风廿四。

听新曲、传唱旗亭,旧纱犹护萧寺。

数风流、香山洛下,论清望、欧公颍尾。

更相逢,学士煎茶,赋情浓至。

红兰易萎,粉絮轻飘,剩扬云老矣。

别后忆、剪灯深院,坠策闲坊,澹月成烟,软尘如水。

黄垆咫尺,深深埋玉,人间犹有邹枚在。

甚相如、忍为琴痟死。

元亭书掩,无人与注玄文,老怀几许凄戾。

兰成此日,郁郁关中,叹一官如寄。

莫更诩、灵和风貌,横海功名,览镜萧然,鬓丝如此。

鱼书望断,琅玕重把,平生师友无多在,愿黄金、牢铸江东蠡。

还期子晋归来,白鹤云中,玉笙月里。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