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其二)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翻译

似娇还羞抿了抿秀发乌鬟,笑靥盈盈秋波流转频频顾盼。玉手纤指轻弹,筝声婉转欢快,琴弦飞荡回旋,似春莺传情,低语交欢。
曲终人去,宛如飞云飘逸,只留下娇柔的身影。春梦已断不知何处寻觅。庭院深深,锁住的是寂寞和黄昏,还有那阵阵凄雨敲打芭蕉声。

注释

翠鬟:妇女环形发譬称鬟。
翠鬟,泛称美发。
雁柱十三弦;筝有十三弦;琴柱斜排如雁斜飞,称雁柱。
这里均代指古筝。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jiāo)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生查子·其二》,描绘了一幅女子含羞带怯、弹奏弦乐的场景。"含羞整翠鬟"形象地刻画了女子害羞时整理发髻的情态,"得意频相顾"则写出她因技艺高超而自得其乐,频频回顾欣赏自己的演奏。"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运用比喻,将琴声比作春莺的鸣叫,生动地展现了音乐的美妙和女子的娴熟。

后两句"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暗喻女子的心思飘忽不定,如同轻盈的云彩,可能在梦中追寻,但醒来却不知所踪。最后以"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收尾,渲染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才情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形象,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遐想。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好女儿令/好女儿

眼细眉长。宫样梳妆。靸鞋儿走向花下立著。

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浅金黄。

早是肌肤轻渺,抱著了、暖仍香。

姿姿媚媚端正好,怎教人别后,从头仔细,断得思量。

形式: 词牌: 好女儿

西湖念语

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士。

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

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

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

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

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

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

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

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

所有虽非于己有,其得已多。

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阵薄伎,聊佐清欢。

形式: 古风

阮郎归

去年今日落花时。依前又见伊。淡匀双脸浅匀眉。

青衫透玉肌。才会面,便相思。相思无尽期。

这回相见好相知。相知已是迟。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阮郎归

雪霜林际见依稀。清香已暗期。前村已遍倚南枝。

群花犹未知。情似旧,赏休迟。看看陇上吹。

便从今日赏芳菲。韶华取次归。

形式: 词牌: 阮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