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龙山兵火后,百里总萧疏。
官帑需新赋,公田索旧租。
莼鲈频有梦,鸿雁久无书。
自笑成何用,云边是旧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龙山地区的荒凉景象,百里之内都显得萧条冷落。诗人指出官府急需新的赋税来恢复秩序,而农田的旧租也被要求征收。他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常常梦到家乡的莼鲈美食,但朋友的书信却久无音讯。诗人自我解嘲,感叹自己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显得无足轻重,只能在遥远的云边怀念那曾经的旧居。整首诗流露出战乱带来的民生疾苦和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思乡之情。
不详
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数日不相见,文园病若何。
山城春事晚,竹屋雨声多。
幕府官如水,门庭雀可罗。
东家有贺老,杖屦肯相过。
触热来宁化,居人已卖瓜。
田园饶五色,市井近千家。
孤塔凌云耸,青山对县斜。
萧疏兵火后,抚景重咨嗟。
蓝舆度林杪,还向此中过。
县古人家少,山深秋意多。
民风原俭啬,官事只催科。
赖有二三友,相从共啸歌。
逢原为县吏,地僻类仙居。
俸入堪供母,公馀每读书。
诗人赓棣萼,邻叟饷溪鱼。
家世应如许,期君发轫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