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古北口大风

我持汉节议和亲,北上边关极海滨。

宜有鬼神阴受命,劲风来埽幕南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初出古北口大风》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描绘初次离开古北口时遇到的大风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慨。

首句“我持汉节议和亲”,以“汉节”象征使者身份,暗示诗人作为使者即将踏上和谈之旅,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使命的庄重。然而,这句并未直接描述风,而是为后文的大风场景埋下伏笔,营造了一种先抑后扬的艺术效果。

次句“北上边关极海滨”,点明了行程的方向——向北,穿越边关,直至海边。这一句不仅交代了地理方位,也暗示了旅程的遥远与艰辛,为接下来的大风景象铺垫了背景。

第三句“宜有鬼神阴受命”,运用了神话色彩,表达了对未知力量的敬畏。这里的“鬼神”并非实指,而是泛指自然界中不可预测的力量,暗示了大风的到来可能蕴含某种神秘或不可抗力的预兆。这一句在情感上起到了转折作用,从对和平的期待转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一句“劲风来埽幕南尘”,直接描绘了大风的景象。这里的“劲风”不仅指风力之强,也暗含了风扫除障碍、带来新的气象之意。“埽”字形象地表现了风力之大,仿佛能将南方的尘埃一扫而空。这句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大风的壮观,也寓意着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渺小感以及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准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寓含了对和谈之旅的期待与决心。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富有深意的艺术世界。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十二月十二日斋祠西太一宫是日大风

绛阙碧城天与通,世间惟望气浑融。

神仙定与尘埃隔,自怪来时亦驭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和圣俞逢卖梅花五首(其一)

送腊迎年越岭梅,几时随驿过江来。

上林桃杏矜颜色,已老东风寂寞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圣俞逢卖梅花五首(其二)

三月都城雪卷沙,幽芳偏恨杂群花。

九衢何处江南客,一笑相知越女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和圣俞逢卖梅花五首(其三)

东阡北陌竞春游,弄雪翻云为少留。

落去能无怨羌笛,折来端是乱乡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