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恨春不忍春光景。昏昏似醉浑难醒。撇绣写幽兰。
绿窗风雨寒。梦回香尚袅。一枕愁痕小。
负却赏梅心。杏花春又深。
这首词以"恨春"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美景的深深眷恋与无奈之情。首句"恨春不忍春光景"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春日景色的爱恨交织,"不忍"二字流露出对春去的惋惜和不舍。
"昏昏似醉浑难醒"进一步刻画了词人的情绪状态,仿佛因春光太美而沉醉其中,却又无法真正从这份春意中醒来,暗示了内心的矛盾和惆怅。接下来的"撇绣写幽兰"可能是指在绣品上描绘兰花,借以寄托对春色的留恋,而"绿窗风雨寒"则描绘出窗外风雨交加的凄凉景象,与室内绿窗相对,更显孤独与落寞。
下片转而写梦境,"梦回香尚袅"暗示词人沉浸在梦境中,香气依然缭绕,但现实中的愁绪却如枕上的痕迹般清晰可见。"一枕愁痕小"形象地表达了词人的愁苦之深,即使在梦中也难以摆脱。最后两句"负却赏梅心。杏花春又深"揭示了词人未能赏梅的遗憾,因为杏花已开得繁盛,春天又深了一层,暗含时光流逝、春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光为引,情感层次丰富,词人通过对春光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无法挽回的失落感。
不详
又字明深、明霞,又号紫言(竹字头)。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西风几弄冰肌彻,玲珑晶枕愁双设。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
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斗帐抱春寒,梦中何处山。
卷帘风意恶,泪与残红落。羡煞是杨花,输它先到家。
一春催试桃花雨。游丝只共晴烟舞。燕也不曾来。
湘帘空自开。起看花影午。鸾镜双蛾俯。
徙倚却黄昏。蜡如红泪痕。
昨夜杨花飞几许,冷暖在心头。萍踪浪影且随流。
切莫近红楼。未尽生前愁与闷,烟水古杭州。
春魂黯黯绕兰舟。却是梦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