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有梅一株依附篱落潘圣功喜其有古意戏占云早是江南春讯动枝头己著两三花癸酉岁梅不生花己卯秋尾圣功云亡怆然有感见于篇什

雪意垂垂云满天,梅花一枝放清妍。

与君蹋雪看不足,归来吹镫传诗篇。

此诗只许梅压倒,句中染香疑登仙。

梅兮再四乞避舍,杳渺初不到灵坚。

我恐么凤暗作祟,岭梅碧落侍班联。

空留佳语涂耳目,岁月冉冉知几迁。

况君姓氏占仙籍,随分了却尘世缘。

想今共梅成莫逆,投壶一笑三千年。

江南春讯谁领略,杖头那用挂酒钱。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赏梅的雅致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里梅花的清丽与高洁。诗中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更表达了对友人潘圣功的深厚情谊。通过“雪意垂垂云满天”开篇,营造出一片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为后续赏梅活动铺垫了背景。接着,“梅花一枝放清妍”一句,直接点明主题,梅花在云雾缭绕的天空下绽放,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诗人与友人踏雪而来,共同欣赏这难得一见的美景,归家后仍意犹未尽,于是“归来吹镫传诗篇”,将这份美好记录下来,成为永恒的记忆。诗中“此诗只许梅压倒,句中染香疑登仙”两句,既是对梅花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诗人情感的流露,仿佛梅花本身就蕴含着仙气,让人不禁向往。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进一步想象,如果梅花能理解这份情感,或许会“再四乞避舍”,但最终还是被这份深情所打动,成为了诗人情感表达的一部分。“我恐么凤暗作祟,岭梅碧落侍班联”则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梅花与诗人之间超越世俗的情感联系。

最后,诗人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而这份友情和对梅花的喜爱,却如同“投壶一笑三千年”般永恒。结尾处,诗人又以“江南春讯谁领略,杖头那用挂酒钱”收束,表达了对江南春天的向往,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豁达,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不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叶支子

园林绿暗花事稀,蜂愁蝶怨依夕晖。

天工续续施巧手,眼边无日不芳菲。

须知万物都是假,苦泥实相第二机。

支花附石水清泚,端庄自是萧然姿。

来从鹿苑尘顿洗,暂登萤窗聊发挥。

芳苞攒叶毋乃密,清香徐徐风作围。

我方寂坐息百虑,对此不觉板拄颐。

荒山草木能妩媚,从今细寻莫相违。

形式: 古风

园丁报秀野对岸芙蓉盛开

我家分占清溪曲,溪曲新添数椽屋。

屋前花竹占清妍,更植芙蓉伴黄菊。

植时止是三寸栽,雨打雪埋地气回。

深培浅壅那费力,想见锦绣沿溪开。

向来为渠转一语,欲绊秋光坚不住。

于今秋光虽胜前,花开却恨隔江浦。

畦丁知我酷爱花,风吹芳讯到官衙。

淡红深粉足娇态,高高下下依日斜。

人生行乐何须定,蹉见此花头次盛。

蜂脾添蜜采偏多,蝶婢寻香屡来聘。

因报畦丁轻削根,趁时乱插不厌繁。

今年开遍明年续,要使长蒙天地恩。

主人做官在虞水,亦有芙蓉满閒地。

看花翻忆植花时,酌酒一杯谁寄似。

形式: 古风

野航池边古梅二首(其一)

池边梅花种几时,枝柯古怪苔纹围。

可怜守分不入宜,开时却有天然姿。

因看冬夜月初上,景象森然最难状。

梅枝写影已清奇,不用画师作图障。

形式: 古风

野航池边古梅二首(其二)

凡花虽艳艳在眼,梅花带清清入骨。

时人喜艳不喜清,绮言丽语寓轻忽。

池边之梅格又高,霜月次第上林皋。

平生爱梅被梅恼,梅亦怜吾非年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