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怀老仙

觅得宸奎扁,归寻农圃师。

湖山吴子国,花草范村诗。

步屦行春遍,纶巾带雨攲。

百年无此老,合配雪滩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找到一块珍贵的匾额,回到田园师傅那里寻找灵感。
这里是吴子国的湖光山色,范村的花草如诗如画。
漫步在春天的田野,头戴纶巾,身披雨衣倾斜而行。
难得有这样长寿的老人,应当在雪滩祠堂中受到供奉。

注释

觅:寻找。
宸奎:珍贵的匾额。
扁:匾额。
农圃师:田园师傅。
湖山:湖光山色。
吴子国:地名,可能指吴国。
花草范村诗:花草如诗的范村。
步屦:漫步。
春遍:春天的田野。
纶巾: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
带雨:身披雨衣。
攲:倾斜。
百年:长寿。
无此老:难得有这样的老人。
雪滩祠:祠堂,用来祭祀的场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世界。开篇“觅得宸奎扁,归寻农圃师”两句,通过对古时隐士宸奎扁的寻访和向耕田的农圃师学习,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宸奎扁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隐者,象征着超脱尘世、清净自守的生活态度。

“湖山吴子国,花草范村诗”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田园诗境,其中“湖山吴子国”可能指的是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而“花草范村诗”则是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吟咏。这里的“吴子”和“范村”都有可能是指代某个具体的地方或人,但更多地也是在营造一种意境。

接下来的“步屦行春遍,纶巾带雨攲”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田野间穿梭,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这里的“步屩”是古代农民劳作时脚上所穿的一种简陋的鞋,而“纶巾带雨攲”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细雨中工作的情景,通过这种细腻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深刻的观察和体验。

最后,“百年无此老,合配雪滩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隐逸之人的崇敬之情。这里的“百年无此老”意味着这样的高洁生活在世间极为罕见,而“合配雪滩祠”则是将这位隐者与自然界的神圣场所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尊崇和敬仰。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写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合一的理想。

收录诗词(9)

吕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思

一叶江头枫叶丹,秋容惨淡客悲酸。

蛩声雨后长门怨,雁影风前行路难。

无处著愁嫌地窄,有时舒眺见天宽。

最怜人道苏州月,三度中秋一度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栖白庵

门外竹千个,崖颠两径分。

奔泉流碎月,高树碍行云。

游客倦欲卧,道人言少文。

但云秦学士,曾此遇茅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宿横金延庆寺

水路通城近,人家与寺连。

西风渔市鼓,落日野桥船。

尘土非吾事,湖山似去年。

今宵禅榻梦,定是到鸥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姑苏怀古

台成知费几金槌,回首荒芜走鹿麛。

自是误君由宰嚭,孰云亡国为西施。

春风蝶梦迷香径,秋水龙文冷剑池。

四顾湖山烟雨里,倚阑新恨入支颐。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