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其二)庆登桥

一水流南抱县行,一桥在上压溪横。

傍阑多少人观政,要与桥平水与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一条水流向南方,环绕着县城流淌,
上面有一座桥横跨溪流。

注释

水:河流。
南:方向,南方。
抱:环绕。
县:县城。
行:流动。
桥:桥梁。
在上:位于上方。
压:横跨。
溪:小溪。
横:横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一流水南抱县行"写出了清澈的水流环绕着县城缓缓流淌,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宁静。"一桥在上压溪横"则刻画了桥梁稳固地横跨溪流之上,桥与流水形成对比,显得桥的雄伟和溪水的灵动。

"傍阑多少人观政"暗示了桥边可能有人前来观看或议论政务,体现了当地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也反映了社会秩序和治理情况。最后一句"要与桥平水与清"表达了诗人对和谐景象的赞美,希望桥的水平线与水面相齐,象征公正公平,同时水的清澈也寓意政治清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山水桥的描绘,寓含了对地方治理的期望和对公正清廉的理想,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陈著作为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和深沉的社会关怀。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其四)岳林

传说当年契此翁,偶然来此笑春风。

忽抛布袋归何处,地下天高一阁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其三)虚白观

庭中说法有龙听,龙去庭空水一汀。

独有亭亭岁寒柏,不知人世自青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其五)雪窦

乳峰真可避人閒,上妙高台天可攀。

未说旷怀便笑傲,堪从险处习閒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其十)耀碑潭

微风篆水自成碑,清月磨潭不受疵。

万里此通归去路,扁舟堪载送行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