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亭与吏民别诗

刀笔愧张杜,弃繻惭终军。

贵史寄子长,爱赋托子云。

昔值休明初,以此预人群。

常呼城旁道,更歌忧逸民。

犹抱见素朴,兼勉拥来勤。

定自征伐檀,亦已验惟尘。

晚末牵馀荣,憩泊瓯海滨。

时易速还周,德乏勤济振。

眷言徒矜伤,靡术谢经纶。

矧乃卧沈疴,针石苦微身。

行久怀邱窟,景昃感秋旻。

旻秋有归棹,昃景无淹津。

前期眇已往,后会邈无因。

贫者缺所赠,风寒护尔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在离开北亭与当地官民告别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刀笔愧张杜,弃繻惭终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以及对历史人物张芝、杜度、终军的敬仰和自责。接着,“贵史寄子长,爱赋托子云”两句,借用了司马迁和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记载和文学创作的重视。

“昔值休明初,以此预人群”两句,回顾了诗人过去参与社会活动的时光,那时国家政治清明,诗人积极参与其中。接下来,“常呼城旁道,更歌忧逸民”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民众交流的情景,他关心百姓疾苦,为他们歌唱。

“犹抱见素朴,兼勉拥来勤”两句,展现了诗人保持本真,同时鼓励他人勤奋努力的形象。“定自征伐檀,亦已验惟尘”两句,可能暗指诗人过去的征战经历,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晚末牵馀荣,憩泊瓯海滨”两句,描述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选择在瓯海之滨安逸生活。“时易速还周,德乏勤济振”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自己在道德修养上的不足。

“眷言徒矜伤,靡术谢经纶”两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虽然有才华却无法施展。“矧乃卧沈疴,针石苦微身”两句,揭示了诗人身体状况不佳,需要借助药物治疗。

最后,“行久怀邱窟,景昃感秋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季节变化的感慨。“旻秋有归棹,昃景无淹津”两句,预示着诗人即将离开,但未来是否能再相聚成疑问。“前期眇已往,后会邈无因”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与人相聚机会的担忧。“贫者缺所赠,风寒护尔身”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贫困者的关怀,希望在寒冷的天气里保护他们的身体。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社会、自然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9)

谢灵运(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集》等14种

  • 籍贯: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 生卒年:385年-433年

相关古诗词

山家诗

中为天地物,今为鄙夫有。

形式: 押[有]韵

初至都诗

卧病云高心,爱闲宜静处。

寝憩托林石,巢穴顺寒暑。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入东道路诗

整驾辞金门,命旅惟诘朝。

怀居顾归云,指途溯行飙。

属值清明节,荣华感和韶。

陵隰繁绿杞,墟囿粲红桃。

鷕鷕翚方雊,纤纤麦垂苗。

隐轸邑里密,缅邈江海辽。

满目皆古事,心赏贵所高。

鲁连谢千金,延州权去朝。

行路既经见,愿言寄吟谣。

形式: 古风

酬从弟惠连诗(其二)

心胸既云披,意得咸在斯。

凌涧寻我室,散帙问所知。

夕虑晓月流,朝忌曛日驰。

悟对无厌歇,聚散成分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