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其十)

生就相怜谁似汝。褪尽红衣,匀在蜂窠住。

蚌里珠胎才擘取。小夫人乳花头露。

薄薄生绡春意护。白玉为肌,秋水香时煮。

抛去空房知甚处。芳心一点从来苦。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寓含了深深的情感。"生就相怜谁似汝"开篇即表达了对某种生物的赞美和怜爱,可能是对蜜蜂或某种花朵的比喻,暗示其天生丽质无人能及。"褪尽红衣,匀在蜂窠住"形象地描绘了花儿凋谢后,其精华融入蜜蜂巢穴的过程,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转化。

"蚌里珠胎才擘取"进一步将这种转化引向了珍珠的诞生,暗示了生命的孕育与珍贵。"小夫人乳花头露"则以拟人手法,形容花蜜如乳汁般甘甜,蜜蜂采集后,花蕊初现,犹如婴儿破壳而出。

"薄薄生绡春意护"描绘了春天的轻柔呵护,如同薄纱般的保护,使得花蜜得以在适宜的季节成熟。"白玉为肌,秋水香时煮"则赞美了花蜜的质地和香气,将其比作白玉般细腻,秋水般纯净,烹煮时更显其香甜。

最后两句"抛去空房知甚处,芳心一点从来苦"揭示了词中情感的核心,可能暗指女子对爱情的期待与失落,或者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花蜜虽美,但最终被采集一空,留下的是空房和那颗始终苦涩的芳心。

整体来看,赵熙的这首《鹊踏枝》以其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独特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鹊踏枝(其十一)

白玉搔头花一箭。戴上黄昏,拢髻开新瓣。

香动帐纹风自颤。一星星事饶它见。

小字仁皇将汝唤。此日昭阳,一样于阗远。

玉几金床天又晚。饼师可有宫人怨。

形式:

鹊踏枝(其十二)

杂锦一丛铺碎彩。砖子安花,五色分无界。

借问家乡何处在。新加坡外珊瑚海。

性畏秋阴偏喜晒。小妒南强,香逗珠娘戴。

细子一苞无虱大。自家生出心头爱。

形式:

鹊踏枝(其十三)

黄白相搀成画㡠。满架牵藤,细朵娟娟影。

何福春纤刚晓净。摘来风露和香茗。

无分钗梁休怨命。修到仙方,一一清凉性。

添上苔钱铺满径。怜卿不疗贫家病。

形式:

鹊踏枝(其十四)

金络一团香梦惹。小小冰莲,满屋吹兰麝。

宝袜松时妆半卸。枕边钗上闻遥夜。

艳福花田专九夏。淡著银纱,水味评茶社。

日暮鹧鸪飞去也。凭伊絮起降王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