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见

昨见食偶者,析偶以为薪。

零星椎股脾,寸尺移居臀。

心胸本无有,斧亦集其垠。

辟彼偃师工,立剖瞬者身。

彼偃师者析,庸以免其嗔。

免嗔岂得巳,为薪岂无榛。

何忘食女德,辛苦二十春。

食偶者答言,当其为偶辰。

我即薪视尔,尔自不我知,我志如此矣。

我欲尔也歌,尔即轩厥舐。

我欲尔也舞,尔即蹈厥趾。

我怒尔唇阖,我笑尔唇启。

凡我所控提,尔即如我自。

尔自不觉知,昧我蓄薪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昨见》,是明代诗人徐渭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对“食偶者”将人偶当作柴火焚烧的行为进行讽刺与批判的过程。

诗的开头描述了“食偶者”将人偶分解为零部件,用于烧火。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揭示了“食偶者”的行为如同对待活人一样无情,甚至比对待活人更为残忍。诗人以“斧”象征破坏的力量,以“偃师”(古代制作傀儡的人)为喻,讽刺“食偶者”将人偶视为可以随意拆解、利用的物品,而忽视了人偶背后所承载的情感和价值。

诗中还提到,人偶在被制作时,倾注了制作者的心血与情感,但“食偶者”却无视这些,将其视为毫无生命之物。诗人通过“我即薪视尔,尔自不我知”这一句,表达了对“食偶者”行为的强烈谴责,指出这种行为不仅是对人偶的不尊重,更是对人性的扭曲与背叛。

最后,“食偶者”为自己辩解,声称自己只是按照人偶的用途来使用它们,并非有意伤害。然而,诗人并未接受这种辩解,而是强调了人偶背后的价值与意义,以及“食偶者”应当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对待任何生命都应怀有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道德以及对待生命的态度的思考,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警示作用。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偶也

偶也难亿诈,为鱼岂无知。

假令鱼为偶,亦安避薪为。

此亦岂无谓,听我歌此词。

当鱼在沼时,沼阔不容坻。

沼既不容坻,研复朝洗之。

洗多墨岂少,墨积盈沼池。

从此再三洗,喁噞恒在兹。

唇外无滴漪,缝唇墨即入,何况相沬唏。

君在大气中,塞海皆氛霾。

君今口与鼻,能免不埃噫。

苏武在虏中,磕头皆羊羝。

死生凭羝辈,起处亦羝隈。

岂惟起处隈,嬉宁谢羝嬉。

君侪人如此,而况我也鱼。

我闻君里谚,契我鱼也志。

非伴情所知,事急随则随。

形式: 古风

狐粉

狐妖幻黛粉,窈窕美佳人。

慕予且宜笑,情好缘相亲。

物与人异调,孰识伪与真。

答子以慇勤,靡曲匪好音。

魅也一朝败,情歇音则存。

我欲灰兹音,匪乏炀与薪。

譬以宝贻魅,宝既不我存。

何由夺而烬,存此贻魅曲,以不磨魅愆。

形式: 古风

补屋

僦居巳六年,瓦豁绽椽缝。

每当雨雪时,举族集盆瓮。

微溜方度楣,骤响忽穿栋。

有如淋潦辰,米麦决筛孔。

五月候作梅,一雨接芒种。

菌耳花箧衣,烂书揭不动。

樵子不上山,薪炭贵如矿。

生平好楼居,值此念愈踊。

数椽犹僦人,安得峻栌栱。

买瓦费百钱,巳觉倒囊笼。

命工勿多摊,擘艾聊救痛。

形式: 古风

作松棚

种松六万馀,千五百株活。

长养二十年,大者仅如括。

西斋落日多,六月苦炎热。

邻园树木稀,遮翳不可得。

顾言种树资,求用此时节。

命儿召两佣,伐干并其鬣。

干以需柱梁,鬣以备周匝。

四垂慎勿甲,凉风任超越。

时移一丈板,独踞文竹兀。

伸纸二丈馀,举墨陡一泼。

左盘持蛑螯,右罍把饕餮。

挂衣梅叶梢,绿阴洒晞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