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李延兴的《咏怀(其二)》,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感慨。首句“不见严亲面”,直接抒发了对亲人离世的哀痛,未能再见的遗憾。次句“光阴忽四年”,时间的流逝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岁月的无情。
第三句“文章多散失”,暗示了亲人生前的才华可能并未得到充分保存,流露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第四句“勋业竟流传”,则转而赞扬亲人的功绩虽未亲眼所见,但仍然被人铭记,有一种欣慰感。
第五、六句“故冢燕城曲,荒祠瘴海边”,通过描绘亲人的墓地偏远荒凉,进一步渲染了怀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亲人生前遭遇的同情和对后世冷落的感慨。
最后一句“寒窗读诗处,新废蓼莪篇”,诗人回忆起在寒冷的窗下诵读诗歌的日子,如今只剩下自己独自品味亡者的诗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同时借《蓼莪》之篇寄托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以个人的亲身经历,展现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