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警

太白秋高烽火惊,羽书飞下晋阳城。

沙场风急来胡马,亭障云深出汉旌。

战守何人能仗策,朝廷今日始言兵。

悬知驾驭还多术,早晚亲临细柳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边警》描绘了一幅紧张的边疆战事画面。首句“太白秋高烽火惊”,以太白星点染秋夜,烽火骤起,展现出边关紧急的气氛。接着,“羽书飞下晋阳城”形象地写出军情传递之快,羽檄如飞,直达晋阳这样的军事重镇。

“沙场风急来胡马,亭障云深出汉旌”两句,通过“风急”和“胡马”刻画了敌骑逼近的紧迫感,而“汉旌”则象征着守军的决心与士气。战事未明,但已能感受到双方对峙的紧张态势。

“战守何人能仗策,朝廷今日始言兵”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将领指挥才能的质疑,以及对朝廷在战事爆发后才开始重视军事的批评。最后一句“悬知驾驭还多术,早晚亲临细柳营”寄寓了对将帅智谋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运用巧妙的策略,同时暗示皇帝可能很快会亲自到前线视察,以提振军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边疆警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形势的关注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送王侍御按河南

塞上初归复此行,燕南极目送飞旌。

天连嵩岳寒云尽,马度黄河春草生。

簪笔常思未央殿,封章时发大梁城。

知君最爱应刘赋,更向西园一寄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早发坡泉薄暮至太行山下

地分三晋此山川,形胜迢遥在马前。

乱石斜通青草路,太行横断夕阳天。

漫垂云气孤村雨,时聒乡心几树蝉。

不及阮宣随处醉,兴来即解杖头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柳

黄鹂时复唤春游,陌上杨花漫不休。

几向离筵摇落日,莫教长笛动清秋。

轻烟直接都门外,细雨低临灞水头。

谩系王孙金络马,萋萋绿草有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春宫词

长信宫中芳草生,晚风独立正含情。

时颦柳叶听龙驾,谁隔桃花吸凤笙。

金屋半开春寂寞,珠帘不动月分明。

烧残蜡炬虚长夜,遮莫同心结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