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长乐渡

长乐渡边,秦淮水畔,莫愁艇子曾携。

一曲西河,尊前往事依稀。

浮萍绿涨前溪遍,问六朝、遗迹都迷。映玻璃。

白下城南,武定桥西。

行人共说风光好,爱沙边鸥梦,雨后莺啼。

投老方回,练裙十幅谁题。

相思子夜春还夏,到欢闻、先已凄凄。更休提。

烟外斜阳,柳外长堤。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长乐渡和秦淮河畔的优美景色,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开篇以莫愁艇子的典故,引出往昔的繁华与记忆中的歌声。接着,词人感叹流水不息,六朝古迹已被岁月淹没,只剩下清澈的水面反射着白下城南的玻璃般倒影,以及武定桥的轮廓。

行人们纷纷赞叹眼前的美景,尤其是沙边鸥鸟的悠闲和雨后莺啼的生机,然而词人却因年华老去而心生感慨。他想象着时光流转,从春至夏,相思之情愈发深沉,预感到欢乐的到来却先带来了凄凉。最后,词人不愿再提及那远处的斜阳和长堤,似乎在逃避现实的落寞。

整体上,这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美好景致中蕴含的淡淡哀愁。庄棫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展现了清词的婉约之美。

收录诗词(137)

庄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又号蒿庵。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

  • 字:中白
  • 号:东庄
  • 籍贯:丹徒
  • 生卒年:1830——1878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新月

舞燕翾风,晴霓散雨,一弯浅露蛾眉。

准备新晴,明朝去踏沙堤。

影儿满地看都好,喜绿阴、青子离披。望还疑。

穿遍闲云,飞上高枝。

帘钩不改春时样,误几回良夜,几度佳期。

暝色才开,依然国色天姿。

团栾渐露微微意,到初三、便是芳时。好看伊。

光满雕阑,彩泛金卮。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凤凰台上忆吹箫.怀丁保庵兴化

拱极台边,昭阳湖畔,微风吹送清讴。

有一枝渔笛,相与勾留。

又是三年不见,巾带缓、似旧风流。

空相忆,江蓠远岸,杜若芳洲。悠悠。

浪游廿载,题咏遍津亭,自豁吟眸。

剩小红低唱,巧啭歌喉。

我是江郎才尽,台城路、谁与绸缪。

休重问、青青荠麦,冷月扬州。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满庭芳.别沐庵

花是将离,曲成懊恼,满城草绿烟含。

片帆归去,行客柳毵毵。

同是哀时庾信,婆娑影、我觉难堪。

消魂处、今宵酒醒,好句自幽探。深缄。

无一字,嬉春已倦,芳思都芟。

想画梁双燕,相对呢喃。

休忆卢家小妇,何人去、洒泪江潭。

都忘却、朱樱绿笋,沉醉是淮南。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临江仙.江行杂咏

绿草萋萋波滟滟,出门一笑舟横。

客心何处最伤情。石城桥畔路,直是少人行。

往事六朝都不见,莫愁留得湖名。

湖边莫去访娉婷。画船人似玉,端正自吹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