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杂咏三十韵(其四)

升沉何用更图惟,道在能贫数合奇。

冻澈冰河宁有底,花开枯木不相知。

门因避地重重闭,屋仅容身度度移。

本是钓鱼船上客,往来不惮八风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义以及自然规律的独特见解。

首联“升沉何用更图惟,道在能贫数合奇”点明了诗人的哲学思考,认为人生的起伏变化无需过多忧虑,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安于贫困,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这里“道在能贫”体现了儒家的“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颔联“冻澈冰河宁有底,花开枯木不相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冰河与花开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象。冰河表面看似平静却深不可测,而花开则是在枯木之上绽放,两者似乎互不相关。这象征着世间万物虽各具其美,但又往往存在着难以理解的复杂关系,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生命的顽强。

颈联“门因避地重重闭,屋仅容身度度移”描述了诗人为了逃避战乱或灾祸而不断迁徙的生活状态。门的关闭与房屋的移动反映了动荡时代中个体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平生活的向往。

尾联“本是钓鱼船上客,往来不惮八风吹”以钓鱼船上的生活为喻,表明诗人原本过着自由自在、随波逐流的生活,即使面对外界的风浪(八风,佛教术语,指八种烦恼),也无所畏惧。这既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保持乐观态度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道德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决心。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五)

閒从物外识真机,会得希夷更入微。

鹏鴳总教乘化往,鹪鹩宁羡控天飞。

过桥车马黄金勒,隔竹人家白板扉。

久住东林僧渐老,旧游何日许同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六)

明知水到便成渠,夙习难忘未废书。

痴想筌蹄得鱼兔,贪看标指失蟾蝫。

人间岂有憨于我,世路应无懒似予。

几度欲抛文字去,坳堂添水学栽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七)

乘车戴笠总吾徒,衣锦披缁等幻躯。

尘世交驰看野马,猎心腾跃笑韩卢。

庶人自爱怀中璧,稚子争探颔下珠。

老我闭门无一事,日持高论著潜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八)

隔林烟火晚蒸藜,寂寞茅堂返照西。

送客懒从桥上过,爱琴閒向石边携。

老来少事贫偏好,静到无心物也齐。

却笑当年黄太史,花时犹自说闻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