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居幽兴(其三)

谪居人事慵,幽兴与谁同。

僧到烹秋菌,儿啼索草虫。

扫苔留嫩绿,写叶惜残红。

岁晏琴樽好,篱边有菊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被贬谪居住在这里,人情世故都懒于应对,幽深的情趣又能和谁共享呢。
僧人来访时煮着秋天的菌子,孩子的哭声却在寻找秋虫的声音。
清扫苔藓保留着鲜嫩的绿色,写下落叶时珍惜那残存的红色。
到了年终,弹琴饮酒的美好时光来了,篱笆旁边有丛丛菊花开放。

注释

谪居:被贬谪居住。
人事慵:对人事懒于应付。
幽兴:幽深的情趣。
谁同:和谁一起分享。
僧到:僧人来访。
烹秋菌:煮秋季的菌子。
儿啼:孩子的哭泣。
索草虫:寻找秋虫。
扫苔:清扫苔藓。
嫩绿:鲜嫩的绿色。
写叶:写下落叶。
残红:残存的红色。
岁晏:年终。
琴樽:弹琴饮酒。
好:美好。
菊丛:菊花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争的漠视,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谪居人事慵,幽兴与谁同。" 这两句勾勒出诗人的隐逸心态,他对繁杂的人世间的事务感到厌倦,而是选择了与山林为伴的清淡生活。

"僧到烹秋菌,儿啼索草虫。" 这里通过僧人和儿童的动作,展现了一种生命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秋天的菌类食材被僧人烹饪,而孩子们则在寻找草间的小昆虫,这些生动的画面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扫苔留嫩绿,写叶惜残红。"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珍视之情。他不忍心破坏那些新生的青苔,只愿意轻轻地扫去其上的尘埃;同时,对于树叶中剩余的最后一丝秋色也感到珍惜,不忍心让它们消逝。

"岁晏琴樽好,篱边有菊丛。" 随着季节的更迭,诗人享受着弹奏琴瑟的声音,这是一种文化修养的体现,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那些在篱笆旁盛开的菊花,则是秋天宁静美好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秋居幽兴(其一)

秋光虽寂澹,幽兴入诗家。

篱暗螀啼菊,园荒蚁上茄。

围棋知日影,理发见霜华。

向晓儿童喜,溪僧遗晚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种菜了雨下

菜助三餐急,园愁五月枯。

废畦添粪壤,胼手捽荒芜。

前日种子下,今朝雨点粗。

吟诗深自慰,天似悯穷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荒亭晚坐

荒亭秋日沉,独坐白头吟。

为郡殊无味,归田素有心。

鹊翻枫叶乱,蛬响菊丛深。

微物休相聒,幽怀老不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览照

览照笑浮生,秋霜发数茎。

才高空有气,官散即无荣。

贫久心还乐,吟多骨亦清。

他年文苑传,应不漏吾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