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见斋年丈赴华亭谕

燕市悲歌又送君,清秋鸿雁感离群。

酒钱尚愧苏司业,坐客空怜郑广文。

三泖夜谈斋对月,九峰晴望馆为云。

相思一寄华亭鹤,天路鸣声取次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此诗《送王见斋年丈赴华亭谕》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以深情厚谊与离别之愁为主题,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

首联“燕市悲歌又送君,清秋鸿雁感离群”,开篇即以燕市的悲歌和秋日鸿雁的南飞,象征着友人的离别,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燕市的悲歌,既是为友人即将远行而唱,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清秋时节,鸿雁南飞,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古人常用以表达离别之情的意象,此处借以抒发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伤感。

颔联“酒钱尚愧苏司业,坐客空怜郑广文”,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这里以古代两位文人苏司业和郑广文为例,表达了对友人才华和品德的敬佩之情。苏司业和郑广文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在此处提到他们,既是对友人才学的肯定,也是对自己未能像他们那样与友人共享佳肴美酒的遗憾。同时,“酒钱尚愧”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友人离去后自己生活中的缺憾感到的歉疚。

颈联“三泖夜谈斋对月,九峰晴望馆为云”,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美好场景。三泖夜谈,月光如洗,两人在斋中畅谈,享受着宁静而温馨的夜晚;九峰晴望,则是晴朗天气下,眺望远处山峰,云雾缭绕,景象壮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尾联“相思一寄华亭鹤,天路鸣声取次闻”,以寄情于物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华亭鹤,作为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高洁和忠诚,诗人将思念之情寄托在这只象征着友谊与忠诚的鹤上,期待它能将这份深情传递给远方的友人。同时,“天路鸣声取次闻”则暗示了无论距离多远,这份思念都能跨越时空,直达友人心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收录诗词(509)

王弘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韩医士苏台画像韩乃太史敬堂之兄

博带褒衣振古风,翩翩意气自江东。

清修迥出风尘外,大隐偏耽城市中。

名在任教闻女子,书传何必对仓公。

亦知太史称难弟,调燮谁当国手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太史何锡川使襄楚二藩便道省觐

受社新恩下未央,词臣颁册路辉煌。

人如梅阁来何逊,地是兰台对楚襄。

览胜名都供作赋,趋庭佳节会称觞。

悬知别梦吟池草,多在春卿署里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太史庄梅谷使韩庆二藩

河山百二控秦京,带砺千秋载汉盟。

宗子维城分玉叶,词臣建节下金茎。

八闽烟树还家梦,四塞风尘吊古情。

问道想过轩后洞,著书还续添园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邓春宇年丈尹清流

握手都门意气真,才高岂合叹沉沦。

黄金莫恋燕台旧,墨绶应誇汉宠新。

花里鸣弦千嶂色,山间飞舄万家春。

此乡风土休嫌薄,好作清流第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