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虞美人·春情》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春日里一位旅人的复杂情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月斜新试珠衣舞”,以月斜之景引入,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珠衣舞的场景则带有一丝欢愉与轻盈,但“新试”二字透露出一种尝试与不熟悉,预示着接下来情感的转折。接着,“欲解离情苦”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离愁别绪,表达了主人公在离别之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天涯作客更勾留,又向画桥西畔赋春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愁的主题。天涯作客,本已远离家乡,孤独漂泊,再加上“勾留”一词,似乎是在强调这种停留的无奈与不舍。画桥西畔,春意盎然,却只能赋诗抒发愁绪,可见情感之深重。
“玉鞭佳兴随芳草,万事催人老。”玉鞭象征着行旅中的美好与希望,然而它却随着芳草一同逝去,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暗含了对世间万物皆有终期的哲思。
最后,“劝君长倚烛花看,莫待子规啼后忆轻裘。”这一句充满了劝诫与智慧。烛花象征着短暂而美好的时光,劝人珍惜当下,不要等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子规啼声凄厉,常被用来比喻哀伤之情,此处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人和事,以免将来徒增遗憾。
整体而言,《虞美人·春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离别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