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隐再和复用以酬(其二)

芸隐抱奇伟,未可论苦空。

吾皇乐询道,日御赋政宫。

会看召严徐,敷奏陛殿中。

鸣靴踏龙尾,岂久莲依红。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芸隐的人物,其抱有非凡的才能与智慧,却尚未被世人完全理解或接纳,似乎在探讨一种超脱于世俗苦空之上的精神境界。芸隐所处的时代背景并未直接呈现,但从“吾皇乐询道”一句推测,可能是在宋代,因为宋代皇帝对儒学道学尤为重视。

诗中提到“吾皇乐询道”,暗示芸隐与一位开明的君主有所交流,这位君主乐于询问并探讨治国之道,可见芸隐的思想与治国理念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认可与欣赏。君主每日在政事厅处理政务,而芸隐则有望被召见,参与朝堂的讨论,展示其才智。

“会看召严徐,敷奏陛殿中”预示着芸隐将有机会在君主面前发表意见,贡献自己的智慧。这里的“严徐”可能是指芸隐准备充分、从容不迫地陈述观点,而“敷奏”则是指详细地提出建议或理论。

最后,“鸣靴踏龙尾,岂久莲依红”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芸隐在朝堂上发言的情景。鸣靴踏龙尾,象征着芸隐在君主面前自信而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岂久莲依红”则暗示芸隐的才华与影响力不会长久地局限于宫廷之内,他将如同莲花一般,绽放出独特的光彩,影响更广阔的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芸隐这一角色,展现了其非凡的智慧与影响力,以及在理想君主的支持下,有望在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景。诗中充满了对才华横溢之士能在恰当环境下施展抱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56)

陈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宋颂九首(其三)莫丑

乃谋于渭,乃将于美。王师鹰扬,涉江万里。

辟其城门,鋹号请死。

形式: 四言诗 押[纸]韵

访栗园有感

游困归来访栗园,栗园树老再生孙。

莫惊头上见白发,拾栗儿童长几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断香浮缺月,古像守昏灯。

形式: 押[蒸]韵

游紫云洞

同登青云梯,远访紫云洞。

黄冠既前导,绛韝亦后从。

幽奇素所希,险绝曾无恐。

况此岩谷游,不知双舄重。

摄衣叩洞户,肃若心神悚。

两崖势相嵚,左右如抱拥。

万木傍森罗,一水中汹涌。

信哉天下奇,岂适谷间用。

赏景未尽兴,向夕遽旋踵。

飘然御风行,恍若游仙梦。

异日期再来,退闲心更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