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送春

咄咄春归早,算清明,翻春两度,比前多了。

铁管孤窗研冷月,怎的留春一杪。

才算得,回天才调。

风自颠狂花自落,留他不及由他好。

莺再语,春重到。

衰翁往日仍年少,被花风千番万次,把人吹老。

满腹牢骚千滴泪,都化跹奇词料。

也胜过,英雄多少。

天下可儿无几粒,当繁红过眼沾芳草。

管他甚,扰清觉。

形式:

鉴赏

这首《贺新凉·送春》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朱青长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匆匆离去的感慨和对青春老去的无奈。首句“咄咄春归早”以惊叹语气,写出春天离去之快;“翻春两度,比前多了”则强调了春光流逝之频繁。接下来,“铁管孤窗研冷月”描绘出诗人独自研读的场景,月光映照着冷寂的窗户,更显春去的凄凉。

“怎的留春一杪”表达对留住春光的无力感,而“风自颠狂花自落”则寓言春风无情,花朵凋零,暗示时光无法挽留。诗人感叹“莺再语,春重到”,虽然春天还会再来,但人事已非,自己已不再年轻。“衰翁往日仍年少”流露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衰老的无奈。

“满腹牢骚千滴泪,都化跹奇词料”表达了诗人将内心的愁苦化为诗词创作的动力,虽不如英雄般壮志豪情,却也有其独特的情感深度。“天下可儿无几粒”暗指人才稀少,而“当繁红过眼沾芳草”则借花开花落比喻世事无常。最后,“管他甚,扰清觉”传达出诗人决心抛开烦恼,让心灵得到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春去秋来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58)

朱青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桂枝香.金陵怀古二首(其一)

江山一角,笑琐琐六朝,后庭花落。

两水环城如画,已无宫阙。

渡江五马成龙后,守衰残,紫金山薄。

八牛云起中原,鞭马北驱胡貉。

到今日笙歌沸地,可认得秦淮,女墙来月。

唯有鸟衣燕子,向人低说。

旧家王谢陈宫女,化寒烟野花如雪。

不堪凭吊,一场春梦,未眠先觉。

形式:

桂枝香.金陵怀古二首(其二)

江流不尽,甚雨打风吹,扫英雄兴。

六代繁华宫阙,不曾留影。

渡江一堑分天下,让燕云与旁人领。

古人已死,今人龙虎,恨何能忍。

念曩日听歌夜醒,自磨薄青蛇,为侬销恨。

当代英雄无几,共来拼命。

凤阳龙死长江冷,苦王孙漂泊无定。

何时归去,瓣香匹马,再安陵寝。

形式:

四犯剪梅花.赠北宾

久不相逢,是同谁并驾著天风至。

满鬓黄尘,到梁州何事。

诗朋半死,共君话,泪流如雨。

杀虎雄关,屠鲸沧海,数翁而已。

英雄萁灰豆泣,剩江东渭北,几家游子。

拼死刀丛,作干戈儿戏。

行踪太滞,肯湖上,教箫评妓。

吾与君,偕名山僻处,去寻僧寺。

形式:

太平欢.国事有感而作

百年心事,在大沽沧海,沪淞明月。

诗侣东归,久不践锦官鸥约。

消海狂言,制龙神咒,羞对群儿说。

闲中无事,吴钩细细磨薄。

遥问水底鱼龙,得几寸腥波,同天量阔。

可有鼍梁,载老子东去,捉波心月。

祭鳄新诗,分鳌閒话,是我烟波生活。

踏空飞去,同行自有孤鹤。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