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朱公迁的《登高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
首联“云际阴阴隔树亭,身凭高处眼双明”,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高耸入云、视野开阔的氛围。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云雾缭绕,树木掩映,但凭借这高处的位置,眼前的景色变得格外清晰明亮。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开阔,也隐含着诗人超越凡尘、心胸开阔的精神境界。
颔联“苦无黄菊供人摘,只为青山了此行”,转而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虽然没有黄菊可供采摘,但这并不妨碍诗人为了欣赏青山的美丽而前来登山。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即使不能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心灵的愉悦也是不可替代的。
颈联“孤雁飞来风正急,一溪流出水尤清”,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独特的自然景观。孤雁在疾风中飞翔,溪水在山涧中潺潺流淌,清澈见底。这两幅画面相互映衬,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尾联“良辰向复同佳友,不用辞君满酌觥”,则表达了诗人与好友共赏美景的喜悦之情。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刻,与知音相伴,无需言语,一杯酒足以表达心中的欢愉与感激。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高所见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与朋友共享这份美好时的喜悦与满足。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