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联

桃源此去无多路;萍水相逢有夙缘。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副对联以“桃源”与“凉亭”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美景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与现实生活中偶然相遇的感慨。

“桃源此去无多路”,运用了典故,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象征着一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远离尘嚣,充满宁静与和谐。这里的“无多路”不仅指距离上的接近,更隐喻着心灵上的相通与追求。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寻觅到这种生活时的喜悦与满足。

“萍水相逢有夙缘”,则描绘了一幅偶然相遇却似有前定的画面。在广阔的世间,人们如同浮萍般随波逐流,而“萍水相逢”则强调了这种相遇的偶然性。然而,“有夙缘”一词则暗示了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存在着某种深层的联系或命运的安排,使得看似偶然的相遇实际上蕴含着必然的深意。这句话既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赞美,也是对命运与缘分的一种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桃源”与“凉亭”的意象,以及“无多路”与“有夙缘”的对比,既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探讨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意义,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洞察。

收录诗词(5)

钟雨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之洞联

学问贯今古中西,开廿三省文明,公为领袖;

勋名媲曾胡左李,历四十年劳瘁,帝鉴清忠。

形式: 对联

白水县署后堂联

丹毫一点,乃吾民利害攸关,须念悖出必将悖入;

白日三竿,即尔室公私毕照,莫谓知显不在知微。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政治家亦教育家,四十年纬武经文,仕学都成真事业;

衣食我复训诲我,三五载瀛东楚北,栽培煞费苦精神。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经学失薪传,国粹谁存,四海文人应堕泪;

庶事皆草创,老成遽谢,八年宪政孰仔肩。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