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

曾向乌衣国里来,暖风先到柏梁台。

翱翔画阁朱扉敞,下上华堂翠箔开。

倏见秋容何处去,忽逢春色又飞回。

昔年王谢门墙尽,惟有荒台长翠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燕子在乌衣国的场景,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历史的沧桑感。首先,“曾向乌衣国里来,暖风先到柏梁台。”这两句以燕子的视角,展现了乌衣国的温暖与生机,暖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柏梁台”作为背景,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接着,“翱翔画阁朱扉敞,下上华堂翠箔开。”燕子在华丽的阁楼间自由飞翔,朱红色的门扉敞开,华美的殿堂中翠绿色的帘幕也徐徐拉开,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建筑的精美,也暗示了乌衣国的繁荣与富丽。

“倏见秋容何处去,忽逢春色又飞回。”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流转,燕子见证了季节的更替,从秋天的离去到春天的回归,表达了自然界循环往复的规律,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不变的自然法则。

最后,“昔年王谢门墙尽,惟有荒台长翠苔。”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王谢家族曾经显赫一时,但如今只剩下荒废的台台,长满了青苔,象征着荣华终将逝去,唯有自然永恒不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燕子的视角,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展现了乌衣国由盛转衰的过程,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深刻联系,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7)

谷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无弦琴

陶令閒来理素琴,悠然妙趣不闻音。

夏炎挥手风生座,夜静怡情月满林。

石上携来多逸兴,堂前抚罢更清心。

须臾三径黄花发,抱向寒篱酒共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混混泉源一气通,功成润泽古今同。

鱼龙变化谁能测,江汉朝宗不可穷。

潮信有期惟向月,波澜无意自随风。

弱流万里蓬莱隔,拟泛星槎向此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一道空濛昼未开,青槐绮陌动浮埃。

暝随微雨花前歇,晴逐香风柳外来。

罗袜行侵游阆苑,马蹄萦转下章台。

不知开辟洪荒后,碧海飞扬又几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霞绮

赤水祥光杳霭中,晓随孤鹜气空濛。

六街罗绮花前月,十里旌旗塞上风。

色借霜林迷远树,影兼桃浪动遥空。

最怜王勃才无敌,滕阁当年记独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