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淡泊的情怀。首联“乾坤多垒洗浮丘,犹有东湖枕上流”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通过“洗浮丘”的形象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超脱态度,同时点出东湖作为隐居之地的静谧与清幽。次联“金箧何人探岱岳,玉函到处问沧洲”运用了典故,借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探索,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颈联“山青携得随芒履,眼白曾看向贵游”则通过隐士的日常活动,如登山、观景,展现其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尾联“莫道桐江正萧瑟,客星摇落钓矶头”以桐江的景象反衬隐士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暗示即使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隐士的心境依旧如一,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