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居为冢宰王先赋

龙洲之上,水竹有居。其流澄澄,其植渠渠。

流之澄矣,植之渠矣。有美君子,世焉居此。

天光云影,昭耀琅玕。高标直节,栖凤翔鸾。

引泉开径,临清荫绿。天风徐来,筛金戛玉。

君子致身,出登庙堂。遥怀桑梓,敬恭难忘。

对之伊吾,匪土是思。其清其直,媲德是宜。

武公睿圣,诗咏淇澳。允矣君子,愿继芳躅。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位于龙洲之上的水竹居所,环境清幽,水流清澈,植被茂盛。诗人以“流之澄矣,植之渠矣”赞其景致之雅。接着,诗人将此地比作君子之居,天光云影映照在竹林中,如同碧玉般晶莹剔透,象征着君子的高洁品质。高耸的竹子和挺拔的树木,仿佛凤凰与鸾鸟的栖息之地,寓意君子的高远志向。

进一步,诗人描述了在此居所中引泉开径,临清荫绿的情景,以及微风吹过,金玉般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水竹居所的自然之美,也隐喻了君子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诗人提到君子的品德如水竹一般清正刚直,值得世人学习和敬仰。他希望君子能像古代的贤者一样,不仅在庙堂之高有所作为,也能心系故乡,不忘本源。诗人表达了对君子的深切怀念和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君子品德传承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水竹居所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入了对君子品格的赞美与期待,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收录诗词(37)

周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叙。永乐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署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居禁近二十余年,多所论列,负气节,笃行谊。诏独修辽、金、元三史,力疾诠次不少辍。欲修宋史,不克就而卒。有《石溪文集》

  • 字:公叙
  • 号:石溪
  • 籍贯: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92—1452

相关古诗词

文水送陈太守复任吉郡

文水瀰瀰,远有源委。于赣于丰,合流不已。

文水沄沄,其流成纹。层澜涌秀,千古一春。

维水之秀,维林峦之茂。山川郁盘,雄冠江右。

毓秀钟灵,贤才挺生。孤忠大节,日月争明。

郡侯戾止,承流致理。不亟不徐,我民慰喜。

郡侯载临,遂我民之心。愿言惠泽,与文水同深。

形式: 古风

斋宿述怀

北风凛寒冱,岁事倏已残。

偕我二三友,斋宿此盘桓。

言谈杂今古,倾吐出肺肝。

秉灯屡易换,不知清夜阑。

岂伊朋情洽,所贵衷赤殚。

屏营不敢寐,常恐愧素餐。

青青庭外柏,奕奕架上兰。

芳㓗良自媚,后凋坚岁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宗叔子宣南归

久适栖遁志,旷然怀远忧。

缅彼两京路,山川邈悠悠。

所思在万里,岂必恋故丘。

金台古形胜,宫阙壮皇州。

西接太行险,东连沧海头。

车书混万国,礼乐弥遐陬。

历览惬真趣,宁嗟岁月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辞别二亲

平生有壮志,不解儿女悲。

兹晨出门去,忽复伤乖离。

所思别双亲,万里将远违。

再拜辞膝下,涕泪交两颐。

去冬在京国,父书累见贻。

为言老母病,衰羸殆难支。

念汝久不见,日夕长相思。

感此发深叹,傍偟若无依。

恨不生羽翮,清风度郊圻。

诘朝抗短疏,顿首叩皇扉。

陈乞暂归省,以慰臣母慈。

圣王敦孝理,优诏特许归。

悯臣恳悃意,更赐驿传驰。

圣恩诚浩荡,已志尚惊疑。

归来入里门,问讯从邻儿。

答云近平复,踊跃喜无涯。

升堂展家庆,小试斑斓衣。

童稚尽惊喜,欢声溢庭闱。

亲颜倍欣怿,顾问来何时。

江湖多险艰,道路邈逶迤。

况兹雪霜候,恐复伤汝肌。

起谢幸无恙,祗惭归省迟。

一荷父母庇,再荷明主知。

剪烛坐深夜,开筵泛琼卮。

偕我弟与兄,献寿语嬉嬉。

以兹晨夕间,定省得暂施。

于焉洽欢庆,庶用伸我私。

岁序忽云改,东风振芳菲。

韶光不相待,王事有程期。

促装复载道,欲去不忍辞。

亲故强我别,何堪共凄其。

人生穹壤间,出处须合宜。

退当竭营养,进当思有为。

我情两难即,徘徊欲何之。

浩歌向空碧,引睇浮云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