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茉莉用通政弟韵

庭前偶结三年伴,岭表曾闻四季开。

弱朵惯涵清露重,幽芳能趁美人来。

未论茗碗分馀韵,且向冰檐护宿栽。

花谱流传多钜笔,总誇颜色亦偏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咏茉莉用通政弟韵》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茉莉花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对其的深情赞美。

首联“庭前偶结三年伴,岭表曾闻四季开”,以“偶结”和“曾闻”两词,生动地描绘了茉莉花在庭院中偶然相遇,却能跨越时间空间,在岭南地区四季开放的景象,体现了茉莉花生命力的顽强与广泛适应性。

颔联“弱朵惯涵清露重,幽芳能趁美人来”,进一步刻画了茉莉花的特质。弱小的花朵却能承受重露的滋润,散发出幽雅的香气,吸引着美人的到来。这里不仅赞美了茉莉花的美丽与香气,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能够吸引人心的寓意。

颈联“未论茗碗分馀韵,且向冰檐护宿栽”,将茉莉花与茶文化联系起来,暗示茉莉花茶的制作与品饮,同时表达了对茉莉花保护幼苗生长的关怀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尾联“花谱流传多钜笔,总誇颜色亦偏哉”,指出茉莉花在花谱中的重要地位,被众多大手笔赞誉,但同时也提出了一种反思,即评价一朵花的颜色是否偏颇,可能需要更全面的视角,体现了诗人对于美的多元性和客观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茉莉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510)

罗钦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宪副弟庭中茉莉用前韵

南屏紧护芳菲地,为问霜前几度开。

老蛾不应迷路入,晴蜂犹省傍檐来。

香浮寿斝怜新摘,根稳陶盆忆旧栽。

却笑诗成花已过,凌冬能发更奇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用韵招二弟小酌

时平稍缓忧心捣,老至何妨笑口开。

已戒张筵花底坐,预期联步午前来。

和鸣莫负朝阳扁,晚翠曾廑老父栽。

记取诗人歌蟋蟀,一觞一咏亦宜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滕王阁新成兼祠文谢二忠次陈高梧都宪韵(其一)

江上重瞻第一楼,按图还是几春秋。

衣冠聚会清时事,歌舞销沉异代愁。

北斗近檐星尽拱,西山迎客雨初收。

俗传泽国须雄镇,赖有中丞肯细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滕王阁新成兼祠文谢二忠次陈高梧都宪韵(其二)

两公真不愧儒冠,牛斗秋高剑气寒。

百尺新祠连阁起,万年青史当经看。

勤王慷慨心俱尽,就义从容事总难。

风马云车无近远,他乡何似故乡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