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博归自剑阳其家梅已半落作诗见示因次其韵(其一)

为问春从何处归,晚村烟雨细丝丝。

从来漏泄冤庭柳,点检分明是此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请问春天从哪里归来,傍晚时分乡村笼罩在烟雨之中,细雨如丝。
自古以来,那些受冤屈的人的哀怨,仿佛都泄露在庭院的柳树上,仔细检查,发现这愁绪确实源自这株柳树。

注释

问:询问,发问。
晚村:傍晚的村庄。
漏泄:透露,泄露。
冤庭:含冤的法庭,比喻受冤屈的地方。
柳: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和哀愁。
分明:清楚明白。
此枝:指代那株柳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彦博归自剑阳其家梅已半落作诗见示因次其韵(其一)》。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句“为问春从何处归”直接抛出了主题,询问春天的去向,其实也是在探讨时间流逝的问题。紧接着,“晚村烟雨细丝丝”描绘了一幅淡远而迷离的景象,给人以静谧和平淡之感。

下片“从来漏泄冤庭柳,点检分明是此枝”则具体到了梅树,通过对梅花半落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易逝的哀叹。这里的“冤”字有着不公和无奈之意,加深了诗人的情感色彩。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含蓄,意境清新而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忧郁,是对春天美好与易逝的一种独特表达。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济源庙海子内有二鼋人以将军目之投饼饵则至

我欲燃犀起蛰雷,漫誇海蘸纸钱灰。

将军不是池中物,也为区区饼饵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绝句(其二)

霜乾木脱气坚明,病骨惊寒亦强行。

折得梅花全未吐,不应于我尚含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绝句(其一)

围炉独拥夜深红,已是摧颓一老翁。

断简半披还半掩,如今不作蠹书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海棠

十二仙人玉琢栏,带晴带雨总宜看。

东君不许寻常见,可忍狂风满地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