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逢武当冯尹景仲入京以诗送之

卓午山头树影高,岂期多幸此相遭。

久嗟寒雁迷书问,共讶秋霜点鬓毛。

张绪犹如少年柳,刘郎重看旧时桃。

故人侍直金銮密,应向明时诵拔茅。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山中逢武当冯尹景仲入京以诗送之》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相遇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和典故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与祝愿。首句“卓午山头树影高”以山头树影的高大映衬出环境的宁静,也为接下来的情感铺垫。诗人感叹“岂期多幸此相遭”,意料之外的相遇显得格外珍贵。

“久嗟寒雁迷书问”借寒雁迷失方向比喻友人旅途的迷茫,暗示了他对友人未来仕途的关切。接着,“共讶秋霜点鬓毛”以秋霜染白发,象征岁月流逝和友人即将步入的中年,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张绪犹如少年柳,刘郎重看旧时桃”运用典故,将友人比作张绪(东晋名士,以风度翩翩著称),暗示他仍具青春活力;又以刘郎重看旧时桃,寓意友人此次入京,或许能如刘禹锡重游玄都观般,再创佳绩。

最后,“故人侍直金銮密,应向明时诵拔茅”祝愿友人在金銮殿上侍奉君王,期待他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崭露头角,如同古代贤才被选拔而出。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巧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鼓励。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过马嘶山留题寺中

鸡鸣山接马嘶山,万壑晴云井底看。

湍涧萦纡五十度,石梯荦确百千盘。

光华固有周原重,险阻其如蜀道难。

题罢新诗动高兴,五湖何处水云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山中漫赋题□平官舍

绣衣不为吟哦出,诗料纵横簇眼前。

岩鸟杂鸣诸部乐,石苔乱布五铢钱。

焚香乞水痴求雨,刻木通泉巧溉田。

尸位空言无所补,寓情托物亦犹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七月三日喜至郧县山行兼旬至此始出

稻花香里过琳宫,一舸斜阳汉水东。

下马已辞山巀嶪,开轩仍见竹葱茏。

画檐不碍迎霜叶,玉宇频来处暑风。

童御无知友朋远,满襟幽思与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太公遇文王图

狂王丧心醉其上,老叟避世居渭滨。

出猎初非取兽意,垂钩岂是求鱼人。

千年茅土有终始,一时际遇无比伦。

韩彭乌合成俎醢,三顾犹堪继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