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扬州慢·题讱盦填词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郭则沄所作,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
开篇“荒翠沉山,乱芜连苑”,以荒凉的山色与杂乱的草地起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接着,“梦边处处斜阳”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回忆与幻想的空间,斜阳映照在梦中,既温暖又略带忧伤。
“记斑骓别后,早瘦了垂杨”两句,通过斑骓马的别离与垂杨的瘦弱,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痛苦与时间的无情。接下来,“念身世、危阑易倦,过江吟鬓,新染吴霜”四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主人公在危栏边徘徊,感叹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疲惫,新染的吴霜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与白发的增添。
“纵胡沙春渺,花前多少回肠”两句,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即使在春日的花前,也难以掩饰内心的愁肠百结。紧接着,“旅蓬漫恨,莫清愁、天注须偿”四句,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对愁绪的无法排遣,似乎在诉说着命运的不公与对未来的迷茫。
“赚竹里添图,蘋洲换谱,重理余狂”三句,通过竹林、蘋洲等自然景物的变化,隐喻着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对过往的回忆。最后,“惘惘倚廔笛语,乡心远、约住幽香”两句,以笛声和幽香为媒介,传达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问羊裙谁系,还凭新雁商量”两句,以羊裙和新雁为象征,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追寻与对未来希望的寄托,整个作品在深情与哀愁中收尾,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与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