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相歌

下相城,淮水阳,烈风吹大树,原陆何茫茫。

人言此地生项羽,有力拔山如猛虎。

横行天下八千兵,三载成功霸西楚。

是时岂无豪杰来,一闻叱咤肝胆摧。

汉王拱手听约束,秦社捲地成烟灰。

混一山河归有道,鸿沟中分何草草。

悲歌帐下恋佳人,羞面江东看父老。

胡不思坑降卒,杀子婴,沉怀王。

人心离楚已属汉,宽仁必兴残暴亡。

所以万人敌,竟为五侯得。

空馀陔下帐中歌,千古令人感慨多。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相城淮水之阳,狂风猛烈吹动着大树,原野上土地辽阔无边。
人们传说这里曾诞生了项羽,他力大无穷如同猛虎一般。
他率领八千子弟兵横扫天下,三年内成就霸业于西楚。
那时难道没有英雄豪杰?一听他的怒吼声就胆战心惊。
刘邦恭敬接受他的命令,秦朝社稷瞬间化为尘土。
江山统一归于有道之人,鸿沟划分的协议却如此草率。
帐下的悲歌中他深爱美人,面对江东父老感到羞愧。
为何不想及坑杀降卒,杀死子婴,囚禁怀王这些往事。
人心早已背离楚国归属汉室,宽厚仁慈者必将灭亡暴虐者。
因此,无敌于万人的他,最终只落得封侯的结局。
只剩那帐中的歌声流传,千百年来让人感慨万千。

注释

相城:古代地名。
淮水阳:淮水北岸。
烈风:猛烈的风。
原陆:平原大地。
项羽:楚汉战争中的重要人物。
豪杰:杰出的人物。
汉王:指刘邦。
秦社:秦朝的社稷象征。
鸿沟:历史上划分楚汉的边界。
佳人:美丽的女子。
父老:家乡的长辈。
坑降卒:指秦末项羽坑杀投降的秦军。
子婴:秦朝最后一位君主。
怀王:楚怀王,楚国君主。
万人敌:能抵挡万人的将领。
五侯:指刘邦分封的五个功臣侯爵。
陔下:指项羽故乡。
感慨:深感惋惜或感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诗人通过对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对英雄时代的无限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诗中“下相城”一句即点出了时空背景,随后的“淮水阳,烈风吹大树,原陆何茫茫”生动地描绘了战场附近的自然景观和气氛,给人以雄伟、荒凉之感。

接着,“人言此地生项羽,有力拔山如猛虎。”一句通过传说中的英雄项羽形象,展现了古代豪杰的勇武与力量。项羽的形象在这里不仅是历史人物的描摹,更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

“横行天下八千兵,三载成功霸西楚。”这两句则以宏大的史诗笔法,叙述了项羽的军事成就,展现了他在短时间内横扫六合、统一西楚的壮举。这里的“霸”字更是加重了其威力和统治力的强调。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转而反映出历史变迁和人心易移的现实。“汉王拱手听约束,秦社捲地成烟灰。”这一对比,既写出了汉朝的兴起与秦朝的覆灭,也隐含了历史的无常和英雄末路的悲凉。

“混一山河归有道,鸿沟中分何草草。”则是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于失去的时代和英雄的追思,以及对于天下大同理想的渴望。这里的“混一”、“鸿沟”都充满了哲理和象征意味。

至于“悲歌帐下恋佳人,羞面江东看父老。”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通过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于亲情的眷恋,表达了人性的温柔和复杂性。

最后,“胡不思坑降卒,杀子婴,沉怀王。”一句则是对项羽末日之举的批判,通过这几件残忍的事迹,诗人表现了对英雄末路的哀叹。项羽在垓下杀降卒、怀王自刎等行为,虽然是历史上的事实,但在这里被用来反映其晚年的暴戾和失去民心。

“人心离楚已属汉,宽仁必兴残暴亡。”这一句,则是诗人对整个时代变迁的总结。项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没有得到人民的心,而刘邦能够成功,正是因为其宽仁的政策获得了民心,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

“所以万人敌,竟为五侯得。”这一句,则是对项羽悲剧命运的一种总结,他虽然有着惊人的力量和勇气,但最终却成为了刘邦手下的五侯之一,这对于他个人而言,是一种巨大的落差。

最后,“空馀陔下帐中歌,千古令人感慨多。”则是诗人对这段历史的总体感慨。这一切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遗迹和歌声,在后人的心中激起无尽的波澜。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作

离离鹤渚常悲此,因迥含霞夕树平。

不有霸陵横意气,何人戏马阅高清。

崚风落叶翻翔婉,菊影东篱欲娈萦。

寂寞文园事屡至,海云秋日正相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句(其八)

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

形式: 押[庚]韵

句(其三)

昔时江令宅,今日段侯家。

形式: 押[麻]韵

句(其十五)

乞米助㾕镏。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