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释敬安为悼念彭刚直而作,表达了对这位中兴将领和直言敢谏的忠臣深深的哀思。诗中首先赞扬了彭刚直作为一代中兴将领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在三个朝代中始终坚守直谏的忠诚品格。接着,诗人通过“哀时心未已”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彭刚直未能看到社会好转的遗憾,泪水沾巾的形象更显悲凉。
“长城坏”暗指国家边境的危机,诗人痛心于国力衰弱,难以保护边疆;“大树春”则象征着彭刚直这样的栋梁之才的凋零,暗示人才的流失。最后两句,诗人提到彭刚直的遗疏仍留存,寄托了对他的怀念和期望,希望他的智慧能继续指引国家,平定边疆的纷扰。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彭刚直一生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忠臣的敬仰和对时局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