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谒漂母祠一首

曩昔淮滨母,王孙一饭将。

鉴如君子哲,义有大贤方。

溪壑哀龙浅,风云感凤骧。

千金终以赠,寸念本难忘。

草泽怜谁解,英雄困乃常。

漂亭馀落日,楚剑失秋霜。

墓与黄尘古,祠同绿水长。

悯穷人口播,报德简书光。

慷慨参遗像,清酤荐紫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淮阴侯韩信母亲祠堂的追思与敬仰之情。首联“曩昔淮滨母,王孙一饭将”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韩信幼年时,淮阴的母亲以其慈爱之心,为他提供了一顿饭食,这一行为对韩信日后成为一代名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颔联“鉴如君子哲,义有大贤方”则进一步赞美淮阴母亲的智慧与仁义,将其比作君子之哲,体现了其行为的高尚与深远意义。

颈联“溪壑哀龙浅,风云感凤骧”运用自然界的意象,以溪谷中的龙和天空中的凤来比喻韩信的遭遇与成就,表达了对韩信命运起伏的感慨以及对其最终成就的赞叹。尾联“千金终以赠,寸念本难忘”则点明了韩信后来以千金回报淮阴母亲的恩情,强调了他对这份恩情的铭记与感激。

接下来的几联“草泽怜谁解,英雄困乃常”表达了对韩信在草野中无人理解其才能的感慨,以及英雄往往在困境中显现其真我。而“漂亭馀落日,楚剑失秋霜”则通过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壮美的氛围,象征着韩信人生的辉煌与悲凉。

尾段“墓与黄尘古,祠同绿水长”描绘了韩信墓地的荒凉与祠堂的宁静,对比鲜明,表达了对韩信功业与精神的永恒怀念。“悯穷人口播,报德简书光”则点明了韩信不仅在生前以实际行动报答了母亲,其事迹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光耀史册。

最后,“慷慨参遗像,清酤荐紫芳”表达了诗人对韩信的缅怀之情,通过参拜遗像、祭酒献花的方式,寄托了对这位英雄的深深敬仰与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对忠诚、感恩、坚韧不拔等美德的颂扬。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岁暮萧斋琴兴一首

白雪纬雕琴,阳春候适临。

咏兰游圣操,弄绮挹文心。

水解流花沼,山疑傍竹林。

五云方聚宅,孤月正窥襟。

穆以扬歌玉,哀其夺赋金。

性閒弹复理,曲妙引重寻。

和畅迎时惠,凄清恋岁阴。

嵇生解优德,鼓取报知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太宗伯霍公渭先邸署见古楼宴集纵谈古今治国要理纪述一首

帝左开华第,天中标峻楼。

雀湖邻月晓,钟阜近云秋。

北衮方调烛,南宫少借筹。

黄图宁坐镇,苍庶奠清脩。

缃秘蓬山聚,篇多册府求。

传诗穷正变,约史象春秋。

小子惟卑器,名公接大游。

谈王儒有则,折圣世无俦。

片语衡知宋,裁言掌见刘。

一生君是报,双鬓国为忧。

狎坐杯常继,清言烛每留。

自惭珠不足,明璧竟何酬。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宴王绳武玉峰草堂一首

爱尔金门彦,为家倚玉峰。

旷区真特涌,百里此维宗。

在昔传名岫,于今擅美封。

气灵园羽异,山秀苑华秾。

作沼通崖液,开堂写嶂容。

旭春卿霭积,霞晚紫辉重。

梵塔标池影,仙楼表宅踪。

台疑登凤鸟,城似入芙蓉。

卧榻成游具,閒居足眺供。

平生泉石兴,于以策云筇。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康德函书至一首

凤署扬裾客,司文炳孝朝。

甲科三第首,十妙十中翘。

旧史辉彤述,前林播藻谣。

直丝挥斥早,荒径灌栖饶。

位薄名逾大,龄芳鬓巳彫。

诵言时挹抱,传德每钦标。

忽惠秦河雁,思乘浒业轺。

二金叨式利,千里不云遥。

会晤知何日,孤琴待尔调。

形式: 排律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