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莲房

折断烟痕,翠蓬初离鸳鸯浦。玉纤相妒。

翻被专房误。乍脱青衣,犹著轻罗护。多情处。

芳心一缕。都为相思苦。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茂孙的作品,名为《点绛唇·莲房》。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哀愁和离愁,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幽静的莲房中,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情的渴望。

“折断烟痕,翠蓬初离鸳鸯浦。” 这两句通过折断的烟痕和翠蓬的离别,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寂感。翠蓬即是莲藕,鸳鸯浦则是一处美丽的水域名称,这里用来形容女子所在之地的幽静与美丽。

“玉纤相妒。” 这句话表达了女子对于过去美好的记忆和情感依恋,她珍视那些如同细腻玉手一般柔软的情感片段。

“翻被专房误。” 翻被,意指翻动被褥,这里暗示着女子在寂寞的夜晚,对过去的温存难以释怀,甚至在梦中也会不自觉地寻觅那份不存在的温暖。

“乍脱青衣,犹著轻罗护。” 乍脱即是脱去,青衣可能指的是女子平时所穿的衣服,这里表达了女子即使改变外貌,但内心深处的柔情依旧如故。轻罗护则象征着她对那份情感的珍惜和保护。

“多情处。” 这句话直接点出了诗中所表现的情感主旨,即女子在各个方面都充满了情感的留恋。

“芳心一缕。” 芳心指的是美好的心灵,这里用一缕来形容,意味着那份美好如同细线一般脆弱而珍贵。

“都为相思苦。” 最后这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都指的是前面所描述的情感和场景,而相思苦则是这些情感的根源,即对逝去时光和爱情的深深怀念与渴望。

通过这首《点绛唇·莲房》,王茂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幽静而哀愁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和情感的深沉。

收录诗词(2)

王茂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春梦

迟日烘晴,轻烟缕昼,琐窗雕户慵开。

人独春闲,金猊暖透兰煤。

山屏缓倚珊瑚畔,任翠阴、移过瑶阶。

悄无声,彩翅翩翩,何处飞来。

片时千里江南路,被东风误引,还近阳台。

腻雨娇云,多情恰喜徘徊。

无端枝上啼鸠唤,便等闲、孤枕惊回。

恶情怀,一院杨花,一径苍苔。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过后唐庄宗庙寄曹殿帅贯道

代梁继李号良图,却惑歌儿便丧躯。

试拂尘埃觇遗像,元来满面是髭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颍昌湖上赠诸公

清影十分月,暗香干柄莲。

不知从此别,高会复何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子瞻再和前篇非惟格韵高绝而语意郑重相与甚厚因复用韵答谢之

忆从南涧北山边,惯见岭云和野烟。

山深路僻空吊影,梦惊松竹风萧然。

杖藜芒屩谢尘境,已甘老去栖林泉。

春篮采朮问康伯,夜灶养丹陪稚川。

渔樵每笑坐争席,鸥鹭无机驯我前。

一朝忽作长安梦,此生犹欲更问天。

归来未央拜天子,枯荄敢自期春妍。

造物潜移真幻影,感时未用惊桑田。

醉来却画山中景,水墨想像追当年。

玉堂故人相与厚,意使嫫母齐联娟。

岂知忧患耗心力,读书懒去但欲眠。

屠龙学就本无用,只堪投老依金仙。

更得新诗写珠玉,劝我不作区中缘。

佩服忠言匪论报,短章重次木瓜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