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壬子六月先公再被掖垣之命某时侍行自清江登舟经祖印江口趋行在所未几罢归还憩丰城之龙泽寺明年初夏归隐南山己巳岁予偶游祖印留宿寺僧惠嵩能道昔寓龙泽之梗概两寺相望盖五十里时先公没十有二年矣予亦衰病投绂俯仰悲慨因成两诗以遗嵩(其一)

云归龙泽寺,风引墨池船。

谁识行藏妙,空惊岁序迁。

从行矜壮齿,抚事叹华颠。

约略人间世,耆僧亦怃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云彩回归龙泽寺,清风吹动墨池边的船只。
谁能理解深藏不露的智慧,只感叹时光匆匆流逝。
随着众人出行,我自恃年富力强,面对世事感慨已至白发苍苍。
大致看透人世间,连老僧也为此感到茫然。

注释

云归:云彩飘回。
龙泽寺:一座寺庙名。
风引:风吹动。
墨池船:墨池边的船只。
行藏:行为和隐藏的智慧。
妙:奥秘或高明之处。
岁序迁:时光流逝。
矜壮齿:自恃年轻力壮。
抚事:面对世事。
华颠:形容头发花白。
约略:大致,大概。
人间世:人世间。
耆僧:老僧。
怃然:茫然或失落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所作,描绘了诗人回忆与父亲一同游历的经历,以及后来的人生变迁。首句“云归龙泽寺”展现了龙泽寺的宁静祥和,仿佛云雾缭绕,与自然融为一体。次句“风引墨池船”则通过风推动船只,暗示时光流转,诗人乘船前往祖印江口。

“谁识行藏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行藏之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诗人感慨岁月匆匆,“空惊岁序迁”,感叹时光易逝,自己已步入老年。“从行矜壮齿”回忆年轻时陪伴父亲的骄傲,而今“抚事叹华颠”,面对世事沧桑,不禁心生苍凉。

“约略人间世,耆僧亦怃然”揭示出诗人对人世的淡然态度,连老僧也为世事变迁而感伤。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家族历史的缅怀。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金沙

海棠开后数金沙,谁料炎荒有此花。

青玉案头张重锦,碧云堆里漏彤霞。

高枝已写清尊照,嫩蕊犹须翠幕遮。

未信东风肯吹谢,且教游客看繁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将次钟乡先寄处厚唐丈

试问云山数岁华,寒梅吹尽两年花。

倦游吴楚六千里,幸脱兵戈三四家。

那用有田从桀溺,且欣无疾住毗耶。

欲将别后从头说,满眼春酤尽更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将游上封先寄南台珏老

淅淅风摇玉露秋,尚怀分柿半山不。

众香肯共维摩饭,元亮聊同惠远游。

荟蔚彫零岩壑露,佩环清越涧泉幽。

青鞋本自无泥滓,更约诸峰最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癸丑元日文定时留丰城今归青湘唁家

去年已向爆声残,晓气絪缊雨不寒。

玉佩想闻趋桂殿,綵衣遥祝献椒盘。

千龄帝运方更始,一统王春正履端。

不与时光共流转,此心那更觅人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