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沈道士山居

高遁爱山深,仙踪讵可寻。

遍行芳草路,方到白云林。

石设岩边榻,泉鸣涧下琴。

不闻朝市事,应见出尘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士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之士的生活场景和心境。

首句“高遁爱山深”开篇点题,表达了主人公对山林的深深喜爱与向往,选择远离尘嚣,遁入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下来,“仙踪讵可寻”一句,既是对山中仙人行踪难觅的感慨,也暗含了对理想生活难以触及的无奈与向往。

“遍行芳草路,方到白云林”描绘了主人公在山间漫步的情景,沿途芳草萋萋,空气清新,最终到达了被白云环绕的幽静森林,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山林之美,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石设岩边榻,泉鸣涧下琴”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细节,石榻置于岩石边,泉水潺潺,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琴”在这里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的融合,更寓意着主人公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不闻朝市事,应见出尘心”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主人公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清净与超脱的心境。这不仅是对山居生活的赞美,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精神的升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58)

李时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客堂夜坐

独对芜城菊,凝寒未著花。

几回惊岁暮,犹自客天涯。

月下砧声急,风前雁影斜。

归心将别梦,夜夜不离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酬方山人访东山旧隐见寄

君向东山去,怀予旧赏踪。

移舟经剡水,开榻对稽峰。

夜色溪边月,秋声涧底松。

清谈支许会,何日更相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游石屋洞

深谷天藏景,耽幽客共游。

云移山不动,石在水长流。

竹露晞初日,松风报早秋。

尘心消欲尽,彷若住丹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张少府之天台

君才堪吏隐,佐牧近青山。

经岁逢迎少,终朝案牍閒。

鸟啼官树里,草长讼庭间。

莫学南昌尉,寻仙去不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